[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交易徴費調整] 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於2025年4月8日通知,新徴費將於2025年5月13日(二)開始的交易生效,本公司將於美國東岸時間5月13日起,將美股交易徴費由0.00278% 調整至0.0000% (計至最接近的仙位數)只收取賣方。更多... |
![]() |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交易徴費調整] 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於2025年4月8日通知,新徴費將於2025年5月13日(二)開始的交易生效,本公司將於美國東岸時間5月13日起,將美股交易徴費由0.00278% 調整至0.0000% (計至最接近的仙位數)只收取賣方。更多... |
![]() |
每日早報
|
11月26日 - 南向資金大額減持美團(3690)
今日推介 - 中國移動(941, $70.9), 目標價$78.0, 止損價$68.0
1) 股市前景
周一港股偏軟,成交增加,南向資金淨買入額顯著減少。恒指、國指及恒生科指皆連跌3日,分別累挫2.8%、3.2%及4.0%。近期港股回調主要受市場情緒帶動,基本因素並無顯著轉差,中國10月經濟數據已有邊際改善,未來宏觀政策仍有加強力度空間,筆者看好港股中長線表現,預期明年恒指可突破23000點,接近19000點是長線投資者的買入良機。
2) 上日中港股市況總結
周一恒指高開77點,早盤震盪走低,最多曾跌128點至19102點,午後跌幅收窄,收報19151點,跌78點或0.4%。成交額按日增16%至1833億元。10月份日均成交額2549億元。
港股通南向資金淨買入約12億元。阿里(9988)、中國移動(941)及中國平安(2318)錄得8.5、3.3及2.2億元淨買入,美團(3690)、中芯國際(981)及小鵬汽車(9868)錄得15.4、2.7及2.3億元淨賣出。11月以來累積淨買入約1018億元,10月淨買入838億元。
恒指跌0.4%,成份股32升49跌1持平。國藥控股(1099)及創科實業(669)漲逾2%,為升幅最大藍籌。信義光能(968)、華潤萬象生活(1209)、中海油(883)、吉利汽車(175)、長江基建(1038)及農夫山泉(9633)漲逾1%。中銀香港(2388)及新世界發展(17)跌逾4%,為跌幅最大藍籌。京東(9618)及美團(3690)跌逾3%。金沙中國(1928)、中升控股(881)、康師傅(322)及恒安國際(1044)跌逾2%。安踏體育(2020)、李寧(2331)、中國人壽(2628)、恒生銀行(12)、中電控股(2)、港鐵(66)、華潤啤酒(291)及海底撈(6862)跌逾1%。
恒生科指跌0.3%,收報4235點,成份股17升13跌。大型科技股漲跌不一,網易(9999)跌逾2%, 京東(9618)及美團(3690)跌逾3%,阿里(9988)及百度(9888)漲逾1%,快手(1024)升逾4%。東方甄選(1797)漲9%,為升幅最大成份股。蔚來(9866)及同程旅行(780)漲逾4%。理想汽車(2015)、舜宇光(2382)及閲文集團(772)升逾1%。金蝶國際(268)及眾安在線(6060)跌逾3%,為跌幅最大成份股。京東健康(6618)、海爾智家(6690)、ASMPT(522)及華虹半導體(1347)跌逾2%。
板塊方面,手機零件及生物科技股逆市上升。瑞聲科技(2018)及舜宇光學(2382)漲逾6%及1%。康方生物(9926)及百濟神州(6160)漲逾6%及1%。券商及黃金股跑輸大市, 跌幅居前。中國銀河(6881)及中信証券(6030)跌逾3%及2%。招金礦業(1818)及山東黃金(1787)跌逾3%。
周一上証指數高開0.2%,早盤曾漲0.6%,隨後震盪走低,午後最多曾跌0.9%,尾市跌幅收窄,收報3263.76點,跌0.1%。深証成指跌0.2%。科創50指數跌1.2%。滬深兩市總成交約14900億元(人民幣·下同),環比減少3000億元,10月份日均成交額約19800億元。
3) 個股訊息
中華煤氣(3)與佛燃能源今天簽署《綠色燃料及化工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初步計劃通過不同方式融資100億元人民幣,在全國包括內蒙古、大灣區、海南、福建等地建設綠色甲醇生產基地,發展年產量達100萬噸的綠色燃料及化工供應池。(信報)
中國旺旺(151)公布,截至9月底止中期股東應佔利潤18.6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7.6%;每股盈利15.78分;不派中期息。期內,收益108.76億元,按年跌3.5%。主因休閒食品類中的冰品小類收益按年衰退,致整體收益承壓。(信報)
四環醫藥(460)公布,建議分拆軒竹生物並於港交所主板獨立上市其H股。港交所已確認該公司可進行建議分拆。四環醫藥間接擁有軒竹生物56.47%的股份。按計劃,建議分拆及上市完成後,軒竹生物將仍為其附屬公司。(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