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交易徴費調整] 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於2025年4月8日通知,新徴費將於2025年5月13日(二)開始的交易生效,本公司將於美國東岸時間5月13日起,將美股交易徴費由0.00278% 調整至0.0000% (計至最接近的仙位數)只收取賣方。更多...

每日早報
 

2月13日 - 港股呈技術超買

 

2月13日 - 港股呈技術超買

今日推介 - 京東物流(2618, $14.5), 目標價$16.0, 止損價$14.0

1) 股市前景

周三港股顯著上揚,恒指及成交額皆創逾4個月新高,南向資金轉淨買入,主要增持阿里(9988)。恒指、國指及恒生科指的9天相對強弱指數為74、75及75,呈技術超買。預期港股短線波動較大,後市維持震盪走高,恒指月內可見22000點。

2) 上日中港股市況總結 

周三恒指高開232點,早段漲幅一度收窄至116點,隨後震盪走高至收盤,基本以全日高位收市,收報21858點,創逾4個月新高,升563點或2.6%。成交額按日增31%至2872億元。1月份日均成交額1436億元。

港股通南向資金轉淨買入約75億元。阿里(9988)、美團(3690)及中芯國際(981)錄得30.4、13.8及8.3億元淨買入。騰訊(700)及小米(1810)錄得11.5及9.6億元淨賣出。2月以來累積淨買入約199億元,1月淨買入約1256億元。

恒指升2.6%,成份股74升6跌3持平。阿里健康(241)及比亞迪電子(285)漲逾10%及9%,為升幅最大藍籌。阿里(9988)及龍湖集團(960)漲逾8%。比亞迪(1211)及吉利汽車(175)漲逾7%及6%。中國海外發展(688)、華潤置地(1109)、華潤萬象生活(1209)、港交所(388)、中銀香港(2388)、九龍倉置業(1997)及創科實業(669)漲逾5%。農夫山泉(9633)、新東方(9901)及恒基地產(12)漲逾4%。
翰森製藥(3692)、中國宏橋(1378)及美團(3690)跌逾4%,為跌幅最大藍籌。安踏體育(2020)跌逾1%。

恒生科指升2.7%,收報5281點,成份股23升7跌。大型科技股漲跌不一,網易(9999)及快手(1024)升逾2%。騰訊(700)及小米(1810)升逾3%。阿里(9988)升逾8%。美團(3690)跌逾4%,為跌幅最大成份股。蔚來(9866)及京東(9618)跌逾2%及1%。阿里健康(241)及比亞迪電子(285)升逾10%及9%,為升幅最大成份股。金蝶國際(268)及華虹半導體(1347)升逾7%及6%。中芯國際(981)及聯想(992)升逾5%。舜宇光學(2382)及眾安在線(6060)升逾4%及3%。

板塊方面,黄金及金屬股逆市下跌。中國宏橋(1378)及中國鋁業(2600)跌逾4%。洛陽钼業(3993)及招金礦業(1818)跌逾2%。

内房、物管、手機零件、線上醫療、軟件、晶片及本地地產股股跑贏大市,漲幅居前。融創中國(1918)及萬科企業(2202)漲逾20%及16%。萬物雲(2602)、碧桂園服務(6098)及中海物業(2669)漲6%-8%。比亞迪電子(285)及瑞聲科技(2018)升逾10%及8%。萬國數據(9698)及金蝶國際(268)升逾8%及7%。

周三上証指數低開0.2%,早盤窄幅震盪,午後輾轉上揚至收盤,以全日高位收市,收報3346.39點,升0.9%。深証成指升1.4%。科創50指數升1.6%。滬深兩市總成交約16800億元(人民幣·下同),環比增加約400億元,1月份日均成交額約11900億元。

3) 宏觀/行業訊息

美國1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月升0.5%,預期為漲0.3%;按年升3%,預期及前值均為漲2.9%。期內,核心CPI按月升0.4%,預期為漲0.3%;按年升3.3%,預期為漲3.1%,前值為升3.2%。(信報)

4) 個股訊息

舜宇光學科技(2382)公布,預期截至去年12月底止年度股東應佔溢利約26.39億至27.4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約1.4倍至1.5倍;2023年同期股東應佔溢利約10.99億元。(信報)

友邦保險(1299)宣布,已透過場內回購合共14.09億股股份(佔公司截至2022年3月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1.7%),完成總價值約120億美元(約938.99億港元)的股份回購計劃。(信報)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表示,中國政府部門正在準備一項方案,有望為萬科(2202)解決今年5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資金缺口提供幫助。知情人士稱,該方案包括考慮允許地方政府今年利用約200億元的專項債額度,用於購買萬科的待售樓盤以及空置土地。(信報)

+權益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