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交易徴費調整] 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於2025年4月8日通知,新徴費將於2025年5月13日(二)開始的交易生效,本公司將於美國東岸時間5月13日起,將美股交易徴費由0.00278% 調整至0.0000% (計至最接近的仙位數)只收取賣方。更多... |
![]() |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交易徴費調整] 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於2025年4月8日通知,新徴費將於2025年5月13日(二)開始的交易生效,本公司將於美國東岸時間5月13日起,將美股交易徴費由0.00278% 調整至0.0000% (計至最接近的仙位數)只收取賣方。更多... |
![]() |
每日早報
|
2月20日 - 南向資金連續3日淨買入逾百億元
今日推介 - 招商銀行(3968, $44.75), 目標價$49.0, 止損價$43.0
1) 股市前景
周三港股表現分化,恒指下跌但恒生科指上升,成交減少,南向資金淨買入額連續3日逾百億元。港股今月漲幅巨大,建議短線投資者趁高沽售獲利。
2) 上日中港股市況總結
周三恒指低開199點,早段跌幅曾擴大至327點,其後反彈並幾乎收復失地, 午後窄幅震盪,收報22944點,跌32點或0.1%。成交額按日減22%至2626億元。1月份日均成交額1436億元。
港股通南向資金淨買入約103億元,連續3日淨買入逾百億元。阿里(9988)、快手(1024)及華虹半導體(1347)錄得28.3、8.1及7.3億元淨買入。美團(3690)、晶泰控股(2228)及中芯國際(981)錄得13.3、0.5及0.2億元淨賣出。2月以來累積淨買入約701億元,1月淨買入約1256億元。
恒指跌0.1%,成份股39升38跌6持平。蒙牛乳業(2319)及中芯國際(981)漲逾10%及8%,為升幅最大藍籌。中國宏橋(1378)及百威亞太(1876)升逾4%及3%。中國聯通(762)、海底撈(6862)及翰森製藥(3692)升逾2%。滙豐(5)、理想汽車(2015)、中國海外發展(688)、申洲國際(2313)及九龍倉置業(1997)升逾1%。恒生銀行(11)跌近4%,為跌幅最大藍籌。中國神華(1088)及美團(3690)跌逾3%。 新東方(9901)及康師傅(322)跌逾2%。東方海外(316)、工商銀行(1398)、中國人壽(2628)及農夫山泉(9633)跌逾1%。
恒生科指升0.6%,收報5672點,成份股12升18跌。大型科技股漲跌不一,小米(1810)漲逾2%創新高,
阿里(9988)、騰訊(700)、京東(9618)及網易(9999)跌逾1%,百度(9888)跌逾2%。美團(3690)跌逾3%,為跌幅最大成份股。眾安在線(6060)、金山軟件(3888)、海爾智家(6690)、美的集團(300)及嗶哩嗶哩(9626)跌逾2%。華虹半導體(1347)及中芯國際(981)漲逾22%及8%,為升幅最大成份股。舜宇光學(2382)及小鵬汽車(9868)升逾5%及4%。比亞迪電子(285)及ASMPT(522)升逾2%。
板塊方面,乳製品、半導體、手機零件、光伏及券商股上升,漲幅居前。蒙牛乳業(2319)及中國飛鶴(6186)升逾10%及2%。瑞聲科技(2018)升近4%。協鑫科技(3800)及信義光能(968)升逾5%及1%。中國銀河(6881)及中金公司(3908)升逾4%及2%。煤炭及港口股逆市下跌。中國神華(1088)跌逾3%,中煤能源(1898)及兗礦能源(1171跌逾1%。招商局港口(144)及中遠海運港口(1199)跌逾2%及1%。
周三上証指數低開0.1%,隨後穩步上行至收盤,以接近全日高位收市,收報3351.54點,升0.8%。深証成指升1.5%。科創50指數升2.3%。滬深兩市總成交約17200億元(人民幣·下同),環比減少約800億元,1月份日均成交額約11900億元。
3) 宏觀/行業訊息
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等5個部門聯合發布《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25年至2027年)》,支持汽車、電子產品及家居產品等消費升級,促進汽車換「能」、家電換「智」、家品廚具廁所換「新」,完善再生資源回收系統。(信報)
商務部統計,1月內地實際使用外資(FDI)975.9億元人民幣,按年跌13.4%,按月升27.5%。(信報)
4) 個股訊息
滙豐控股(5)去年稅前盈利升6.5%,派第四次股息每股36美仙,擬再回購最多20億美元股份。單計第四季度,稅前利潤22.77億美元,按年飆升1.33倍,遠高於市場預期。(信報)
恒生銀行(11)公布,截至去年底止全年股東應佔盈利183.79億元,按年上升3.0%;每股盈利9.33元。該行宣派第四次中期股息為每股3.2元;2024年每股派息合共為6.8元,增加4.6%。(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