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交易徴費調整] 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於2025年4月8日通知,新徴費將於2025年5月13日(二)開始的交易生效,本公司將於美國東岸時間5月13日起,將美股交易徴費由0.00278% 調整至0.0000% (計至最接近的仙位數)只收取賣方。更多... |
![]() |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交易徴費調整] 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於2025年4月8日通知,新徴費將於2025年5月13日(二)開始的交易生效,本公司將於美國東岸時間5月13日起,將美股交易徴費由0.00278% 調整至0.0000% (計至最接近的仙位數)只收取賣方。更多... |
![]() |
美股最前線
|
0504美股最前線:科技巨頭財報超預期,領美股維持「慢牛行情」
FAANG 五大科技股 Facebook、Apple、Neftflix、Google、Amazon 公布第一季財報,營收與獲利皆是超越市場預期,支撐美股 S&P 500、那斯達克近期一度又刷新歷史新高,且展望 2Q21 財測,五大科技股後市更是不看淡,惟需要注意的是,隨著美股 2020 年的暴,已定價不少今年的獲利預估,故 2021 年美股漲幅估將無法如去年般巨大,大機率呈現「慢牛行情」。
受今年來長天期美債殖利率走升之影響,使得 FAANG 等科技巨頭股價表現相對平淡,如僅只有 Google 今年來大漲逾 3 成跑贏大盤,其餘如 FaceBook、Apple、Amazon 漲幅皆相對較小,Netflix 還出現下跌發展。
先前市場資金在 FAANG 公布財報之前,紛紛撤離科技股撤離、似乎頗為看壞 FAANG 財報表現,在 4 月 23 日當週,Nas 100 指數連結 ETF 代號 QQQ 創下了單週淨流出 60 億美元的驚人規模,這是自 2000 年網路泡沫以來的最大單週淨流出量。
但市場資金方向可能出現錯誤,因為目前來看,Facebook、Apple、Google、Amazon 四大巨頭財測表現十分強勁,甚至 Apple、Google、Netflix 更是分別祭出 900 億美元、500 億美元、50 億美元的庫藏股規模,相信在科技龍頭股財報表現強勁以及庫藏股的助攻下,能夠繼續帶領美股在 2Q21 緩步墊高,建議投資人關注相關 ETF,如科技龍頭股 ETF:QQQ、成長股 ETF:VUG,以及價值股 ETF:VTV。
S&P 500 指數走勢圖 資料來源:Bloomberg
FAANG 科技巨頭財報表現:
Facebook 營收報 261.7 億美元,年增率報 48%,超越市場預期的 237.2 億美元;每股盈餘 (EPS) 則報 3.30 美元,年增率報 93%,亦高於市場預期的 2.34 美元。
Apple 營收報 895.8 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年增率報 53.7%,亦高於市場預期的 773 億美元;稀釋後每股盈餘 (EPS) 報 1.40 美元,大幅高於市場預期的 0.99 美元。
Netflix 營收報 71.6 億美元,刷新歷史新高,年增率報 24%,並高於市場預期的 71.4 億美元;每股盈餘 (EPS) 則報 3.75 美元,年增率報 139%,高於市場預期的 2.98 美元。
Google 營收報 553.14 億美元,年增率報 34.2%,超越市場預期的 516 億美元;稀釋後每股盈餘 (EPS) 報 26.29 美元,年增率報 166%,遠超市場預期的 15.82 美元。
Amazon 營收報 1085 億美元,年增率報 44% ,超越市場預期的 1045.6 億美元;每股盈餘 (EPS) 報 15.79 美元,年增率報 215%,遠超市場預期的 9.69 美元。
總經分析:
一.Fed 公布 4 月利率會議,繼續維持寬鬆論調
週三 (4 月 28 日) Fed 召開 4 月份利率會議,宣布維持基準利率走廊在 0-0.25% 不變,維持每月 QE 購債 1200 億美元不變,並且強調現在並不是 Fed 與市場溝通縮減 QE 購債的好時機,再次發言澆熄市場的緊縮預期。
Fed 主席鮑爾在記者會上表示,Fed 仍在規劃與市場事前溝通縮減 QE 購債規模的決定,但 Fed 依然認為,目前美國經濟距離當初 Fed 為縮減購債所訂下的條件,還差得很遠,Fed 認為,美國經濟還需要一點時間才可以滿足縮減 QE 購債的條件。
另外,Fed 亦再次強調當前美國通膨率的高速上行只是「暫時性」的,認為目前通膨率走高的最重要因素,是因為去年同期疫情期間所帶來的低基期效應,強調 Fed 不會因為目前通膨狀況來考慮升息。
這再次彰顯了目前 Fed 在菲利浦曲線上對失業率的關注,是遠大於關注通膨率,而未來 Fed 的升息觸發,還是需要等到失業率降低至自然失業率水準 (目前約落在 4%),估計合理的時間點,將會落在 2022 年第四季附近位置。
Fed 聯邦基金有效利率 資料來源:Bloomberg
二.美國經濟再擴張,4 月 Markit 製造、服務業 PMI 雙創新高
美國 4 月 IHS Markit PMI 報告:
> 4 月製造業 PMI 初值報 60.6,前值 59.1
> 4 月服務業 PMI 初值報 63.1,前值 60.4
> 4 月綜合 PMI 初值報 62.2,前值 59.7
> 4 月製造業產出指數初值報 57.2,前值 55.6
IHS Markit 4 月 PMI 報告顯示,在新冠疫苗接種擴大、拜登政府 1.9 兆美元新財政刺激發酵之下,美國實體經濟的消費需求正在強勁回升,帶動美國 4 月製造業和服務業活動增速雙創 2009 年有紀錄以來新高。
其中 IHS Markit 4 月製造業 PMI 細項指數顯示,新出口訂單指數正持續走強,且雇傭指數也是繼續升溫,顯示了美國製造業景氣狀況仍是相當活絡,4 月 PMI 的優異表現,幫助美國經濟在第二季取得了良好開局。
估值分析:
受惠於 FAANG 財報表現突出,並且宣布巨額庫藏股帶動,刺激 Facebook、Apple、Google、Amazon 股價表現相當強勢,據 FactSet 截至 4 月 30 日數據顯示,S&P 500 預估本益比 (Forward PE Ratio) 已小幅降至 22.0 倍位置,但仍大幅高於 5 年均值的 17.9 倍、10 年均值的 16.0 倍。
確實當前美股指數估值水平並不便宜,但主要也是反映了聯準會 (Fed) 已降息至零利率,故股市估值本即會相應提升,且美股龍頭股基本面仍是相當強勁,故市場合理給予較高的本益比估值。
美股四大指數本益比與預估本益比對比 資料來源:FactSet
美股展望:
本次 FAANG 科技巨頭財報最大亮點,就是 Apple、Google 公布鉅額的庫藏股規模,因美股過去走了十年長牛,庫藏股就是最重要的核心基礎,是推升美股十年多頭的最重要動能。
Apple 本次宣布庫藏股規模高達 900 億美元,比 S&P 500 指數內的 350 間公司市值都還要高,另外,Google 亦公布了 500 億美元 C 類庫藏股、Netflix 也公布了 50 億美元的庫藏股計劃,顯示整體科技巨頭擴大庫藏的意願,正在大舉回流。
在今年通膨回升、無風險利率上漲的環境裡,大環境狀況對於科技股來說,股價並不容易斬獲較多的超額收益,故市場資金先前一度高速撤離科技股,如 4 月 23 日當週,Nas 100 指數連結 ETF 代號 QQQ 創下了單週淨流出 60 億美元的驚人規模,創下自 2000 年網路泡沫以來的最大單週淨流出量。
但展望美股後市,隨著美國經濟的持續擴張、拜登 1.9 兆美元的新財政刺激繼續發酵,估將可望繼續帶領美國科技龍頭股獲利在 1Q21 繼續攻高,且在 Apple、Google、Netflix 巨頭們的庫藏股帶動下,相信美股可望在 2Q21 進一步
免責聲明:
投資者不應該僅依靠本投資教育資料來做出投資決策。您必須得到出售產品的理財專員確認該產品適合您,並解釋其與您的投資目標是否一致,否則您不應投資。
本投資教育刊載資料只屬一般簡介,並不能作為專業法律、投資或其他意見或行事依據,亦不應被理解為買進、賣出或投資任何產品之建議、邀請、廣告、或引導。
刊載資料均來自專業分析機構,發行商或其他權威機構。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證有關資料準確或完整,客戶不應根據本投資教育或當中資料作出任何決定。本公司對本報告內資料所引致之任何損失或虧損概不負任何責任。假如你對本風險披露聲明的內容有不明白或對投資產品未有足夠認識,請與本公司查詢並詳盡了解。如要做任何投資,亦應尋求獨立的專業意見。
投資涉及多種風險,包括市場、匯率、波動性、流動性、信貸/對手方、評級下降、監管及政治等。投資產品價格可升可跌,並可能非常波動,會變作毫無價值,甚至被要求存入額外的保證金,而蒙受損失。投資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細閱各投資產品之銷售文件所載的條款及條件,瞭解該產品的風險、特性及限制等是否適合其個人的財務狀況、投資目標及可承受之風險。
本報告內的資料為本公司版權所有。在沒有本公司事前書面許可下,不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複製本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