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交易徴費調整] 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於2025年4月8日通知,新徴費將於2025年5月13日(二)開始的交易生效,本公司將於美國東岸時間5月13日起,將美股交易徴費由0.00278% 調整至0.0000% (計至最接近的仙位數)只收取賣方。更多... |
![]() |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交易徴費調整] 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於2025年4月8日通知,新徴費將於2025年5月13日(二)開始的交易生效,本公司將於美國東岸時間5月13日起,將美股交易徴費由0.00278% 調整至0.0000% (計至最接近的仙位數)只收取賣方。更多... |
![]() |
美股最前線
|
鉅亨觀點:
台北時間週五 (23日) 上午美國總統大選第三場辯論會宣告結束,而截至週五 (23日) 最新民調顯示,拜登在六大搖擺州:佛羅里達州、賓州、密西根州、威斯康辛州、北卡羅萊納州、亞利桑那州等,民調仍是領先川普,但領先差距已自先前的 4.8 個百分點,縮小至 4.1 個百分點。
目前距離美國總統大選還有 11 天的時間,以下我們就為各位投資人整理本次辯論會簡評,並且結合總統大選與國會選舉的可能結果,為投資人分析後續出現的「5 大情境」,以及此「5 大情境」背後對稅改、貿易戰、財政政策、外交政策、貨幣政策之可能影響。
第三場辯論會簡評:
1.辯論會較為有序
有別於首場辯論會的混亂場面,本次辯論會川普、拜登表現都較為有序,基本上都較遵守主持人的時間安排,川普尤其在尊重對手發言一事上改善許多,本次辯論會較少打斷拜登談話,而民調的小幅回升,相信也是反應川普的此一改變。
2.議題交鋒激烈
本次辯論會的答辯較有秩序,但雙方仍是在許多議題上激烈交鋒,例如新冠疫情 (Covid-19) 防控、財政刺激進度、拜登是否有從俄羅斯牟利、移民問題、氣候變遷、醫保改革、國家安全等,都是針鋒相對。
川普也持續質疑,拜登在時任副總統的 8 年內無作為,如何證明未來 4 年就會有所作為;而拜登則是攻擊川普的執政失敗,包括疫情防控疏漏、氣候、國家安全等。
3.民調變化:
在總統大選辯論會後,目前拜登與川普的民調差距仍然拉鋸,關注高提前投票和郵寄選票率變化、以及搖擺州選情。
據 Real Clear Politics 數據顯示,雖然目前拜登、川普民調有所收斂,但在全國民調上拜登仍領先川普 7.9 個百分點、搖擺州民調領先 4.1 個百分點;先前 2016 年大選距離投票日同一時間時,希拉蕊與川普的差距分別為 4.6 個百分點和 3.8 個百分點。
川普、拜登政見彙整:
政策差異 |
拜登 |
川普 |
稅收政策 |
※增稅 部分扭轉川普於 2017 年12月推出的《減稅和就業法案 (Tax Cuts and Jobs Act)》中的稅務優惠,並且將增加的稅收,轉用於《氣候與基建計劃》、《平價醫療法案2.0》等。 1. 主張將企業所得稅自現行的21% 提升至28%。 2. 損益表淨利1億美元以上企業,就需徵收最低稅率15%。 3. 美企海外子公司所得稅自現行的10.5% 提升至21%。 4. 將現行個人所得稅的累進稅率最高級距自37.0% 提升至39.6%, 5. 年收超過100萬美元的美國民眾,需按照個人所得稅率繳納資本利得稅 15%-20%。 |
※降稅 大機率維持現行的《減稅和就業法案 (Tax Cuts and Jobs Act)》中的稅務優惠。 1. 大機率維持現行企業所得稅率21%,此外,並延續暫停徵收薪資所得稅 (Payroll tax)至2020年底,作為舒緩新冠疫情對美國勞工之衝擊。 2. 先前1月時川普曾經表示,將於2020年底推出《稅改2.0》版本,此第二輪稅改,估計將特別針對中產階級給予更多稅務減免,以平衡第一輪稅改沒有惠及到的美國民眾。 3. 近期川普曾表示,正在認真考慮削減現行 15%-20% 的資本利得稅,使投資者可以在出售時按照通膨率,調低初始價格。 |
能源政策 |
※支持綠色經濟、新能源發展 主張推出規模高達2兆美元的《氣候與基建計劃》,以下為該計劃的細則: 1. 規劃205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目標。 2. 具體將對原油、天然氣企業設置更嚴格的汙染標準。 3. 擴大電動車滲透率,減少綠面交通碳排放量,規劃2030年將美國充電樁總量提升至50萬個,並將恢復電動車補貼。 4. 要求美國能源部在未來5年內投資50億美元於電持技術,並要求美國交通部每年投資10億美元補貼予充電樁安裝人員。 5. 擴大生物燃料滲透率,以減少航空業的碳排放量。 6. 願意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並將協調成員國實現更激進的碳排放目標。 7. 將針對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提估更高的環保要求。 |
※支持能源獨立、傳統能源發展 對全球「溫室效應」持續採懷疑態度,支持頁岩油發展,實現美國「能源獨立」之目標。 1. 維持現行政策,繼續支持美國傳統能源產業發展。 2. 主張重振已受傷太久的美國煤業,並規劃將煤業稅收轉作重建美國基礎建設如道路、學校、橋樑等。 3. 繼續維持現狀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4. 繼續維持先前於2018年推出的「能源5年計劃」,推進離岸水域的石油開採,而該計劃後來遭眾議院反對,但白宮仍在努力協商當中。 |
最低薪資 |
※支持提高最低薪資 目前民主黨已提出《提高薪資法案(Raise the Wage Act)》,並已於2019年7月18日於眾議院通過。 該法案要求,需在2025年將美國聯邦最低薪資自現行的7.25美元提高至15美元。 |
※尚未對最低薪資表態 白宮尚未對最低薪資表態,但共和黨黨內預期大機率反對提高最低薪資。 先前白宮預算辦公室也曾於2019年7月駁回眾議院通過的《提高薪資法案(Raise the Wage Act)》,白宮當時駁回的理由是:減稅、去監管、貿易公平等相關政策,會比提高最低薪資的效果更好。 |
醫保支出 |
※支持擴大醫保開支、處方藥限價 規劃推出《平價醫療法案2.0》版本來擴大醫保開支,該法案將在未來10年內投入7500億美元,以擴大歐巴馬時期推出的《平價醫療法案》、也就是俗稱的歐巴馬健保 (Obamacare)。 《平價醫療法案2.0》版本細則如下: 1. 取消公共醫保計劃的稅收抵扣限制,即前一年收入在聯邦貧窮線的400% 或以下的美國民眾,才能享受醫保稅收抵扣。 2. 將公共醫保計劃的保費上限字年收入的9.86% 調降至 8.5%。 3. 允許享受雇主醫保資格的民眾,也能享受公共醫保計劃的政府補貼。 4. 對加入公共醫保計劃的處方藥進行限價,要求藥價年漲幅不得超越當年度通膨率。 5. 新處方藥上市價格需參考海外市場平均價格,即參考「國際處方藥價格指數」。 |
※支持處方藥限價、但支持縮減醫保開支 支持處方藥限價,但反對歐巴馬《平價醫療法案》裡面的個人強制醫保之理念,主張總體上應該削減政府的醫保開支。 根據今年白宮2月公布的聯邦預算案顯示,未來10年白宮將削減醫保開支。 另外,處方藥限價方面,白宮也已在今年6月簽署4項行政命令,以降低處方藥價格: 1. 根據藥品在其他國家的報價與銷價水準,來重新計算這些藥物在美國當地的報、銷價水準。 2. 開放進口加拿大等國家的廉價處方藥。 3. 禁止製藥商給予藥房、保險公司回扣。 4. 鼓勵向資源不足的社區提供初級健保服務。 |
對中態度 |
※支持對中國強硬、但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支持對中國強硬,但不認同川普政府所採行的懲罰性關稅措施,認為這最終將損及美國利益。 1. 美中貿易戰方面,主張上任後將重新檢視現行的關稅政策,「有可能」對中國取消懲罰性關稅,傾向支持公平貿易和自由貿易。 2. 國際聯盟關係方面,拜登支持對中國強硬,但相比川普的「廣泛退群」,主張美國應維持國際聯盟的合作關係,但聯盟內應以「美國為主導」,由美國來重建全球貿易規則。 3. 美中科技競爭方面,肯定中美的競爭關係,但在應對上,他認為應該組建一個以美國為首的聯盟,提高美國的影響力與領導力,在環境、貿易、技術、市場透明度等各個方面建立規則,利用規則美中在貿易市場上的衝突。 4. 專利權方面,2019年9月的一場辯論中,拜登曾公開抨擊中國「盜取美國知識產權、違反WTO 規則、向美國傾銷鋼鐵、市場體系不透明、政府扶持國有企業在技術和產業上獲得非正當優勢」等,拜登認為,應該以強硬的態度對待中國,但不贊同貿易戰,認為關稅讓美國人承擔了不必要的代價,支持重返TPP制衡中國。 5. 國際貿易協定方面,支持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TPP 2.0);認為川普退出TPP反而增強中國的影響力;表示會重新協定TPP,將世界40%的力量整合起來,共同阻止中國建立全球貿易規則。 |
※支持對中國強硬,且支持貿易保護主義 繼續維持現行對中國強硬之立場,且繼續支持白宮現行的懲罰性關稅措施。 白宮政府近期表示,目前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仍為有效,且對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有關中國履行承諾購買美國貨物的進展感到滿意。 目前白宮政府仍在驗收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之成果,尚未有與中國開始第二階段貿易協商之計劃。 |
基礎建設 |
※支持擴大基礎建設、主軸在綠色基建 規劃推出2兆美元的《氣候與基建計劃》,是一項長達10年的長期計劃,而細項如下: 1. 首年投入500 億美元修繕道路、高速公路、橋樑;總基礎建設投入規模可能高達3000 億美元。 2. 投入1000 億美元用於學校現代化更新。 3. 為水利工程等超大型改造項目計劃 (Transformational Projects Fund) 注資400 億美元。 4. 將 TIGER 和 INFRA 項目計劃 (港口、水路、陸路等貨運基礎設施) 的每年投入資金由 18 億美元提升至 35 億美元,並向美國陸軍工程處額外提供每年 25 億美元,以支持貨運基建。 5. 投入200億美元建設農村網路。 6. 投入100億美元為交通不便的貧困地區建設通勤道路。 7. 投入100億美元為貧困城市提供經濟振興刺激。 8. 每年投入10億美元用於發展智慧城市。 |
※支持擴大基礎建設、主軸在5G基建 規劃推出1兆美元的《基礎建設刺激計劃》,其中主要資金將用於道路、橋樑、港口、車站翻新的基礎建設之上,另外資金也將重點發展5G建設、農村網路建設等項目。 但目前川普政府的1兆美元的《基礎建設刺激計劃》尚未提出更具體的細則說明。 |
金融監管 |
※未對金融監管明確表態 目前民主黨尚未對金融監管作出明確表態。 但是主流華爾街意見認為,拜登是2008年後金融監管法案《陶德法案(Dodd-Frank Act)》、《沃爾克規則 (Volcker Rule)》推出時的副總統,故可能在上任之後,仍對華爾街投資銀行採取較為嚴謹的監管態度。 |
※支持放鬆金融監管 川普領導的白宮政府,長期以來即認為應該對華爾街投資銀行放鬆金融監管,以提升金融業利潤。 目前白宮已經放鬆了《陶德法案》與《沃爾克規則》,具體放鬆的細項包括: 1. 減少需要進行年度壓力測試的銀行家數。 2. 總資產小於100億美元且用於交易的資產與負債規模小於總資產5% 的銀行,可以免於《沃爾克規則》對自營交易的約束。 3. 允許銀行將可對風投基金等進行較大規模的投資。 4. 華爾街投行與附屬機構進行衍生品交易時,取消持有保證金之要求,此舉估計能為投行釋出約400億美元之資金。 |
總統大選+國會選舉的「5 大情境」:
美股展望:
從「5 大情境」分析來看,對市場而言,一邊倒可能並非壞事,維持現狀則可能回歸基本面,完全對立則是最壞場景。
首先,不論民主黨在本次選舉中橫掃,或是共和黨完勝,對短期風險偏好可能都不是壞事,原因在於,一邊倒的選舉結果可以強化政策打破僵局的預期,不確定性大幅下降的前景下,對美股、美債殖利率來說,都可能有提振。
第二,而如果本次選舉後,白宮與國會維持當前的分割對立局面,那麼市場可能會回歸大選噪音過後的原有的基本面漸進修復邏輯。
最後,若大選結果是總統和國會完全對立的局面,那麼不僅可能會加大外交和貿易領域壓力、甚至帶來新的彈劾風險,因此對市場可能也是最差場景。
免責聲明:
投資者不應該僅依靠本投資教育資料來做出投資決策。您必須得到出售產品的理財專員確認該產品適合您,並解釋其與您的投資目標是否一致,否則您不應投資。
本投資教育刊載資料只屬一般簡介,並不能作為專業法律、投資或其他意見或行事依據,亦不應被理解為買進、賣出或投資任何產品之建議、邀請、廣告、或引導。
刊載資料均來自專業分析機構,發行商或其他權威機構。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證有關資料準確或完整,客戶不應根據本投資教育或當中資料作出任何決定。本公司對本報告內資料所引致之任何損失或虧損概不負任何責任。假如你對本風險披露聲明的內容有不明白或對投資產品未有足夠認識,請與本公司查詢並詳盡了解。如要做任何投資,亦應尋求獨立的專業意見。
投資涉及多種風險,包括市場、匯率、波動性、流動性、信貸/對手方、評級下降、監管及政治等。投資產品價格可升可跌,並可能非常波動,會變作毫無價值,甚至被要求存入額外的保證金,而蒙受損失。投資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細閱各投資產品之銷售文件所載的條款及條件,瞭解該產品的風險、特性及限制等是否適合其個人的財務狀況、投資目標及可承受之風險。
本報告內的資料為本公司版權所有。在沒有本公司事前書面許可下,不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複製本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