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您在鉅亨證券的帳戶安全,我們建議您定期更改登入密碼。

每日早報
 

10月9日 - 港股下滑屬技術調整

 

10月9日 - 港股下滑屬技術調整

今日推介 - 港交所(388, $340.8), 目標價$380, 止損價$325

1) 股市前景

周二港股顯著下滑,可視作遲來的技術調整,成交創歷史新高,反映天量資金博弈。預期四季度,中國將推出龐大財政措施以刺激需求及消費,化解產能過剩及通縮問題。預期未來幾周,環球資金流入港股之勢可延續,恒指將震盪走高,期間波動較大,投資者宜做好風控。

2) 上日中港股市況總結 

周二恒指低開251點,早段急挫,最多曾跌2337點或10.1%至20763點,午後跌幅曾收窄至約1100點,尾市受壓,收報20926點,跌2173點或9.4%。成交額按日增109%至6204億元,創歷史新高。9月份日均成交額1692億元。

港股通南向資金淨買入約21億元,阿里(9988)、中芯國際(981)及小米(1810)錄得36.2、18.1及8.3億元淨買入,美團(3690)、港交所(388)及中國平安(2318)錄得32.9、23.8及7.2億元淨賣出。9月淨買入423億元。

恒指跌9.4%,82隻成份股全線下跌。龍湖集團*(960)及中國人壽(2628)跌逾22%及20%,為跌幅最大藍籌。蒙牛乳業(2319)及華潤萬象生活(1209)跌逾19%。招商銀行(3968)、藥明生物(2269)及藥明康德(2359)跌逾16%。中國平安(2318)、中國海外發展(688)及海底撈(6862)跌逾15%。港交所(388)、李寧(2331)及華潤置地(1109)跌逾13%。吉利汽車(175)、銀河娛樂(27)及華潤啤酒(291)跌逾12%。金沙中國(1928)及中國聯通(762)跌逾11%。友邦保險(1299)、攜程(9961)、中信股份(267)、百威亞太(1876)及農夫山泉(9633)跌逾10%。電能實業(6)跌少於1%,為跌幅最少藍籌。

恒生科指跌12.0%,收報4695點,30隻成份股全線下跌。大型科技股表現與大市同步,阿里(9988)、騰訊(700)及小米(1810)跌逾8%,京東(9618)、網易(9999)及百度(9888)跌10%-12%,美團(3690)及快手(1024)跌逾15%及13%。眾安在線(6060)及華虹半導體(1347)跌逾23%,為跌幅最大成份股。商湯(20)及嗶哩嗶哩(9626)跌逾21%及19%。中芯國際(981)、阿里健康(241)及金山軟件(3888)跌逾18%。京東健康(6618)及金蝶國際(268)跌逾16%。蔚來(9866)、小鵬汽車(9868)、理想汽車(2015)、比亞迪電子(285)及同程旅行(780)跌13%-15%。ASMPT(522)跌逾6%,為跌幅最少成份股。

板塊方面,晶片、軟件、線上醫療、電動車、光伏、航空、券商、内險、内房、基建及乳製品股跑輸大市,跌幅居前。中國軟件(354)及萬國數據(9698)跌逾19%及14%。協鑫科技(3800)及信義光能(968)跌逾20%及13%。3大航空股跌16%-17%。中金公司(3908)、中國銀河(6881)及中信証券(6030)跌逾34%、32%及23%。中國人壽(2628)及中國平安(2318)跌逾20%及15%。龍湖集團(960)及越秀地產(123)跌逾22%及18%。中國鐵建(1186)及中國中鐵(390)跌逾18%。蒙牛乳業(2319)及中國飛鶴(6186)跌逾19%及14%。

周二上証指數高開10.1%至3674.40點,創2022年以來新高,已是全日高位,隨後輾轉下滑,早盤漲幅一度收窄至1.1%,其後擴大至5.8%,午後波幅收窄,收報3489.78點,升4.6%。深証成指升9.2%。科創50指數升17.4%。滬深兩市總成交約34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創歷史新高,環比增加8600億元,9月份日均成交額約7900億元。

3) 宏觀/行業訊息

中國股市近期大幅上漲,正促使全球投資組合轉變。據外電引述數據顯示,截止至10月4日當周,流入美國上市的新興市場及特定國家ETF總金額達到59.6億美元,創逾一年來最高紀錄;其中,投資中國股票的5隻主要ETF吸金約49億美元,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信報)

4) 個股訊息

恒生銀行(11)公布,派發第三次中期股息每股1.2元,與今年前兩次季度派息相同。第三次中期股息將於11月12日派發,除淨日為10月22日。(信報)

新華保險(1336)預告,今年首三季純利料介乎186.07億至205.15億元(人民幣‧下同),與2023年同期比較,增幅介乎95%至115%。(信報)

+權益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