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香港及台湾劳动节及香港佛诞假期,各交易所交易时间安排如下: 香港市场: 5月1日(四)及5月5日(一)休市。北向交易: 由5月1日(四)至5月5日(一)关闭。 台湾市场: 5月1日(四)休市一天。 |
![]() |
因应香港及台湾劳动节及香港佛诞假期,各交易所交易时间安排如下: 香港市场: 5月1日(四)及5月5日(一)休市。北向交易: 由5月1日(四)至5月5日(一)关闭。 台湾市场: 5月1日(四)休市一天。 |
![]() |
美股最前线
|
1111
美股最前线:4Q21 美国高通膨压力难解,软体股仍是最佳佈局方向
当前美国通膨率持续高涨,美国劳工部公布
10 月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 年增率报 6.2%,增幅续写逾 30 年新高,显示在需求强劲与供应链瓶颈未解下,美国通膨压力仍居高不下,并且可能在
4Q21 持续侵蚀美股毛利率,故美股软体股仍估计是最佳的抗通膨方向。
目前判断,美国高通膨估将持续至
1Q22 季底才能见到显著放缓,主要考量的面向共有:(1) 塞港、(2)
供应链紧俏、(3) 油价、(4) 2022 年将面对 2021 年高基期等四大方向,其中塞港与供应链紧俏估计至
1Q22 季底仍难以缓解,但是油价及高基期压力,将有助於美国高通膨率缓步走低。
塞港和供应链紧俏可视為同一因素,因為皆是美国码头公会当前的罢工谈判所致,故终端產品缺货引动的涨价潮并非因為供给端缺乏,而
2022 年 6 月底美国西岸码头工会 (ILWU) 将开啟新一轮薪资谈判,而过去航运商营运较差之时期,劳资双方就已不容易达到共识,更遑论
2020、2021 年航运商获利丰硕的情况下,相信劳方将回期待更高的加薪幅度,故使得
2022 年港口劳资谈判难度更高。
虽然塞港和供应链问题仍难见到曙光,但相信在白宫政府防止油价大涨、并持续施压
OPEC+ 增產、预计释放战备储油的前景下,若 WTI 油价继续落在每桶
85 美元水平附近,OPEC+ 即可能受迫自 2022 年一月起进一步扩大增產,因当前 OPEC+ 力抗白宫持续不愿增產的理由,即是不确定油价在中期上是否能维持在
80 美元上方,OPEC+ 担忧过早增產若需求出现反转,即可能令油市再次出现供给过剩。
再加上
2022 年就将面临到 2021 年的通膨高基期,且油价又有
OPEC+ 的增產压力,故合理预期当前美国 CPI 高通膨现况,将有望在
1Q22 季底能见到较大程度之放缓,估计届时能自当前的 6.2% 降至
4.0% 水平附近。
展望美股后市,虽然美国通膨率有望在
1Q22 季底时见到走弱,但 4Q21 估计仍将维持在艰难的高通膨环境,故美国企业仍将在
4Q21 内受到通膨侵蚀毛利之压力,而在面对通膨的压力下,软体类 SaaS 类股面对通膨压力将不会那麼直接,故建议投资人持续关注微软
(MSFT)、Saleforce (CRM)、Snowflake (SNOW)、Service Now (NOW)、Datadog (DDOG) 等业绩确定性强劲之个股。
S&P 500 指数走势图 资料来源:Bloomberg
总经分析:
一.美国 10 月 CPI 年增率创 30 年新高:
美国劳工部公布
10 月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 年增率报 6.2%,增幅续写逾 30 年新高,显示在需求强劲与供应链瓶颈未解的情况下,通膨压力仍居高不下,且通膨暂未有明确下降之趋势,估计
4Q21 内美国企业仍将面临高通膨困境。
美国 10 月 CPI 报告:
- 美国 10 月 CPI 年增率报 6.2%,市场预期為 5.9%,前值為 5.4%。
- 美国 10 月 CPI 月增率报 0.9%,市场预期為 0.5%,前值為 0.4%。
- 美国 10 月核心 CPI 年增率报 4.6%,市场预期為 4.3%,前值為 4.0%。
- 美国 10 月核心 CPI 月增率报 0.6%,市场预期為 0.4%,前值為 0.2%。
美国
CPI 年增率表现 资料来源:Bloomberg
当前美国高通膨现况持续未解,这部分反映了供应链瓶颈仍因美国码头工人罢工潮而未获得解决,且传统上美国民眾又将於年底前会进行大量採购潮,故不断入港的货柜轮也增加港口拥塞之困境。
联準会
(Fed) 亦正密切关注美国的高通膨状况,以判断近期的价格上涨,但当前联準会判断,供应链紧俏应属短期现象,并估计美国高通膨仅是暂时性现象,预期随著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放缓、生產增加和失业工人回归,供应限制对通膨的上行压力将在
2022 年消退。
二.美国 10 月非农表现亮眼,劳动力市场復甦无虞:
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
10 月非农数据出现强劲反弹,10 月非农新增就业 53.1 万人,优於市场预期,8、9 月数据均获得大幅上修,失业率则进一步下滑至
4.6%。
美国 10 月非农就业报告:
- 新增非农就业报 53.1 万,预期 45 万,前值自
19.4 万上修至 31.2 万
- 失业率报 4.6%,预期 4.7%,前值 4.8%
- 平均每週工时报 34.7 小时,预期 34.8 小时,前值 34.8 小时
- 平均每小时薪资年增率报 4.9%,预期 4.9%,前值
4.6%
- 平均每小时薪资月增率报 0.4%,预期 0.4%,前值
0.6%
- 劳动参与率报 61.6%,前值 61.6%
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表现 资料来源:Bloomberg
报告显示,9
月数据自 19.4 万上修至 31.2 万,8 月数据自 36.6 万上修至
48.3 万。
按部门表现来看,观光与餐旅业就业表现再度领先,10
月新增 16.4 万人,专业和商业服务新增 10 万,运输和物流业新增 5.4 万,建筑业新增 4.4 万。值得注意的是,10
月製造业新增就业高达 6 万人,较预期翻倍成长。
另外,10
月平均薪资月增率為 0.4%,增幅小於前值且符合预期,年增率 4.9%,為 2 月以来最大增幅,反映在就业市场紧俏之下,劳工的薪资议价能力也随之提高。
在劳动力吃紧和薪资上扬的情况下,劳动参与率却没有什麼起色,10
月劳动参与率持平於 61.6%,仍较疫情爆发前的水平低 1.7
个百分点。
估值分析:
据
FactSet 数据截至 11 月 11 日止,S&P 500 指数未来
12 个月预估本益比 (Forward P/E Ratio) 落在
21.40 倍,估值持续低於 22 倍,但同期间内 S&P
500 指数却仍写下了歷史新高。
在
S&P 500 强劲的 3Q21财报数据刺激下,如故使得市场分析师纷纷重新上调
2021 年获利预估数字,进而带动了 S&P 500指数写下歷史新高之际,估值亦并未显著扩张。
S&P 500 指数未来 12 个月预估本益比 资料来源:FactSet
US 30 展望:
美国
10 月 CPI 指数的大幅上涨,除了主要由塞港、供应链紧俏、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以外,剔除食品及能源的核心
CPI 走高,这也表明了美国高通膨现况是全面的,4Q21 美国面临的高通膨压力更可能从商品类转向服务类。
4Q21 美国企业估计仍将面临高通膨侵蚀毛利率之压力,但随著时序至
1Q22 季底,相信美国通膨率将可望出现显著放缓,因油价上攻空间正受到白宫施压 OPEC+ 增產、计划释放战备储油而打压,且 2022 年通膨率将面临高基期,预计
2021 年夏天通膨走低后,美国经济即有望进入 GDP 与通膨皆温和扩张的「金髮女孩
(Goldilocks)」经济。
「金髮女孩经济」指的是经济循环当中,那段最美好、最温和的经济扩张时期,这段时期内,经济状况将出现低失业率、低通膨、低利率、高增长等现象,亦相当有利於企业基本面温和扩张,因企业不会遭遇过高的通膨与利率压力,获利亦可跟随经济增长温和走强。
展望美股后市,虽然美国通膨率有望在
1Q22 季底时见到走弱,但 4Q21 估计仍将维持在艰难的高通膨环境,故美国企业仍将在
4Q21 内受到通膨侵蚀毛利之压力,而在面对通膨的压力下,软体类 SaaS 类股面对通膨压力将不会那麼直接,故建议投资人持续关注微软
(MSFT)、Saleforce (CRM)、Snowflake (SNOW)、Service Now (NOW)、Datadog (DDOG) 等业绩确定性强劲之个股。
免责声明:
投资者不应该仅依靠本投资教育资料来做出投资决策。您必须得到出售產品的理财专员确认该產品适合您,并解释其与您的投资目标是否一致,否则您不应投资。
本投资教育刊载资料只属一般简介,并不能作為专业法律、投资或其他意见或行事依据,亦不应被理解為买进、卖出或投资任何產品之建议、邀请、广告、或引导。
刊载资料均来自专业分析机构,发行商或其他权威机构。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有关资料準确或完整,客户不应根据本投资教育或当中资料作出任何决定。本公司对本报告内资料所引致之任何损失或亏损概不负任何责任。假如你对本风险披露声明的内容有不明白或对投资產品未有足够认识,请与本公司查询并详尽了解。如要做任何投资,亦应寻求独立的专业意见。
投资涉及多种风险,包括市场、匯率、波动性、流动性、信贷/对手方、评级下降、监管及政治等。投资產品价格可升可跌,并可能非常波动,会变作毫无价值,甚至被要求存入额外的保证金,而蒙受损失。投资者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细阅各投资產品之销售文件所载的条款及条件,瞭解该產品的风险、特性及限制等是否适合其个人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及可承受之风险。
本报告内的资料為本公司版权所有。在没有本公司事前书面许可下,不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复製本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