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hance Service Standardization] From July 1st, the following three currency - CHF,GBP and MYR trade transactions, deposits/withdrawals will be settled in US dollars instead. More...

Daily Report
 

10月21日 - 估計恆指今天有機會先低後回穩

 

10月21日 - 估計恆指今天有機會先低後回穩
 
今天推介 - 蒙牛乳業(2319)

1) 上週五港股市況總結 :恆指週五高開低走,指數在高開62點後,最多曾上升137點,高見26985點;及後在上證受壓下轉升為跌,最終以26720點收盤,下跌129點。成交金額按日上升約7%至771億。港股通南下淨流入按日下跌約47%至5.7億。北上轉為淨流出,金額約人民幣12億。藍籌7升39跌4持平。板塊方面,只見部份內房及物管股、以及燃氣股有追捧。三隻近日氣勢如虹的新經濟股,包平安好醫生(1833)、眾安在綫(6060)及美團點評(3690)也強勁。做空方面,佔大市成交上升至約15.5%。牛熊證街貨最新比例為49:51,現價上下各1000點區間的牛熊比例為33:67。重貨區方面,熊證在27100-27199,牛證仍在26000-26099。恆指期貨夜市收報26677點,上升2點,低水43點。港股ADR下跌131點,相等於恆指26588點。

簡評 :筆者認為恆指上週五的高開低走,某程度上是受中國第三季GDP創27年新低,觸發上證四連跌,繼而令港股獲利盤湧現而已。這和筆者週五早報估計的,即在週末前恆指或受社運威脅而整固也算脗合。指標上,北向資金轉為淨流出,以及做空比率有較大的上升均是憂慮;但由於大巿成交金額不足八百億,暫且看作健康調整吧!

在貿戰影響下,中國第三季GDP走低不是意外,6%的增長雖低於預期但亦不是災難級別。在貿戰曙光初現,以及9月份部份經濟數據有好轉跡象下(詳見點2),經濟下行風險確實存在,但也不代表確認衰退;劉鶴在週六指出的新興產業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可圈可點的評論,所以投資者不應太悲觀。美股在上週五也因憂慮環球經濟下行而下挫,但聯儲局最近的減息買債,效益也需時反映。留意美股縱使週五下挫,但恆指夜期低水幅度有限,且人民幣離岸價也呈強,雖然英國的脫歐及香港的社運問題,週末又是一團糟,但亦是市場早應預測得到的。綜合推斷下,估計恆指今天有機會先低後回穩。若同意筆者的推測,下行便是進場的機會。

消息面上,同股不同權的美團點評和小米(1810)終於獲滬深港通開綠燈;兩者近月的股價表現可算有天淵之別,前者屢創新高,後者在公司不斷回購下仍然反覆尋底。獲滬深港通的納入基本上不和基本因素拉不上任何關係,北水會否因納入而進場也是未知數。筆者多次提供小米也碰釘,所以縱使消息面屬正面,也並無胆量再作推介,只希望消息能令股價振作吧!至於推介方面,可挑選乳業板塊 - 如澳優(1717)或 蒙牛乳業(2319)。上週五A股的二胎概念板塊出現拉升,炒作原因是中央可能會全面放開生育政策。港股的乳業板塊沒有跟漲,蒙牛更是當日表現最差籃籌,可博反彈。

2)國家統計局週五早上公布,第三季GDP進一步放緩至6%,續創27年、即有紀錄以來的新低,差過市場平均預期的6.1%。分析認為,9月部分數據有起色與刺激措施相關,實際增長動力仍有限,第四季仍有破6壓力,預料中央需再放寬貨幣政策。對於第四季經濟走勢,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昨日於記者會表示,一些國際機構對全球經濟的預測都不太樂觀,但從中國內部來看仍有有利支撐因素,例如9月製造業PMI增長有所加快;基建投資最近兩個月回升,汽車生產與銷售在近兩個月跌幅有所收窄,再加上去年同期基數相對較低,相信今年第四季經濟可保持平穩。(明報)

3)上交所、深交所公布滬港通和深港通新實施方法,明確了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股票的首次納入港股通投資範圍的條件,並在10月28日起實行,意味北水本月28日可以買賣美團點評(3690) 及小米(1810)兩家同股不同權股份。上交所另外公布,滬港通下港股通股票名單,將在下一交易日納入百威亞太(1876),即北水今天開始可買賣百威。(經濟日報)

4)英國國會下議院週六召開特別會議,以332對306票,通過由前保守黨議員提出的修正案,要先通過落實脫歐的相關法案,才能表決脫歐新協議。修正案通過,意味首相約翰遜需要向歐盟要求押後本月底的脫歐期限。不過,首相約翰遜重申,英國不會改變10月底脫歐的決定,會在下星期向國會,提交執行脫歐的相關法案。(信報)

5)國務院副總理劉鶴10月19日在出席2019年世界VR產業大會時宣佈,中美新一輪經貿高級別磋商在諸多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為簽署階段性協議奠定了重要基礎。他指出,以虛擬現實產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中國經濟有充滿活力的微觀基礎、具有韌性的巨大回旋空間、充足宏觀政策工具,中國不擔心短期經濟波動,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確保實現宏觀經濟既定目標。

6)美股上週五市況總結:受環球經濟增長放緩憂慮,和波音及強生分別受不利消息影響,美股三大指數上週五走低,當中道指以接近全日低位收盤,下跌256點或0.95%,標指和納指則分別下跌0.39%及0.83%。十年期債息報1.754%。美滙指數在97.14,紐約期油最新報53.7美元。

7)個股訊息 (信報、經濟日報及明報): 

國壽(2628) 發盈喜,指今年首三季純利按年增加1.8倍至2倍;扣除非經常性收益後則升1.5倍至1.7倍。去年首九個月,國壽純利為198.7億元(人民幣,下同),意味國壽今年首九個月至少賺556億至596億元。

大昌行集團(1828)宣布,大股東中信股份(267)旗下中信泰富透過協議安排對公司進行私有化,涉及註銷計劃股份的建議,每股註銷價格3.7元,涉及股份8.17億股,涉資30.22億元。每股作價3.7元,較停牌前報2.69元,溢價約37.55%。

+權益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