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hance Service Standardization] From July 1st, the following three currency - CHF,GBP and MYR trade transactions, deposits/withdrawals will be settled in US dollars instead. More... |
![]() |
[Enhance Service Standardization] From July 1st, the following three currency - CHF,GBP and MYR trade transactions, deposits/withdrawals will be settled in US dollars instead. More... |
![]() |
Daily Report
|
10月29日 - 氣氛不俗、繼續看多。
今天推介 - 萬州國際(288)
1) 上日港股市況總結 :恆指週一造好。指數高開103點後,最多曾上升約338點,高見27005點。但午受滙豐(5)低於預期的業績拖累,升幅有所收窄,最終以26891點收盤,上升224點。成交金額按日上升約21%至810億。港股通南下仍是淨流入,金額上升至約27億。北上也維持淨流入,金額約人民幣28億。藍籌42升5跌3持平。板塊方面,汽車、汽車零件及經銷商、出口、內航、區塊鏈、手機設備、5G概念、本地地產及收租、澳門愽彩及物管股表現較好。做空方面,佔大市成交上升至約14.8%。牛熊證街貨最新比例為52:48,現價上下各1000點區間的牛熊比例為40:60。重貨區方面,熊證上移至27200-27249,牛證也下移至26400-26449。恆指期貨夜市收報27066點,上升152點,高水175點。港股ADR上升13點,相等於恆指26904點。
簡評 :上證2連升並以接近全日高位收盤,反觀港股,恆指曾一度升穿27000點,但得而復失,在某程度上是和滙豐業績不濟有關,也不排除是指數在升抵熊證重貨區及心理關口後有獲利回吐。樂觀地看,市場沒有借滙豐的業績而大幅回調,氣氛尚算不錯。大市成交略有好轉,但八百多億也不是有很大的説服力。南下資金大舉買入美團點評(3690)和小米(1810)是意料中事,兩者的股價衝高後回吐也屬正常,估計消化後仍有力再上行。大市造好而做空比率回升並無不妥,牛熊街貨顯示仍有上行誘因,藍籌亦升多跌少,綜合看,恆指後市應可再試高位。
筆者在昨天早報已指出有多個板塊會有炒作空間,實際情況也大致類同。區塊鏈、出口、內航、澳門愽彩及手機設備的造好,都是預計之內。值得注意的,是多隻區塊鏈概念股均呈先高後急回現象,相關公司在美股早段繼續攀升,熱潮不減,但讀者欲參與這等概念股的投機,仍需切記風控。汽車及相關股的強勢源於長城汽車(2333)的季績,不少大行也紛紛調高目標價。估計板塊短期強勢仍可持續。同樣地,昨天盤前公佈業績的友邦(1299),績後也受分析師繼續看好,騰訊(700)也有轉強跡象,季績(11月13日)將是重要拐點。
筆者不是滙豐的擁躉,對其低於預期的季績也不覺驚㤉。公司警告第4季起或出現重大撥備,且指示2020年有形股本回報超過11%難達標,基本上是一份糟透的報告。紙上看,超過6.6%的殖利率有不錯的吸引力,但公司盈利前景存在不少隱憂,如虛擬銀行帶來的挑戰等。未來的派息政策會否改變也是值得商榷,相比下,市場一些高息股如越秀房託(405)、香港電訊(6823)及電訊盈科(8)等看似更穩健。
盤後多間公司公佈季績,筆者對萬州(288)的業績最有好感。一如管理層在中期業績時指出,下半年的經營狀況將會改善。首九月的收入、經營溢利等,全從中報扭跌為升,股價應有不少上升空間。中興(763)的季績也不俗,雖然全年盈利預測能轉虧為盈屬市場公識,第四季的盈利指引也無特別之處,但在中美貿易戰有所紓緩下,現價亦有吸引力。平安好醫生(1833)的配股消息,或令股價短期受壓,但筆者會視之為買入機會。
2)歐盟領導人週一(28日)指出,原則上同意將英國脫離歐盟的最後期限延期到2020年1月31日。這意味著英國將不會按原期限在10月31日脫離歐盟。歐洲委員會主席圖斯科說,這是「彈性延期」,即如果英國與歐盟達成的協議能在明年1月31日之前在英國議會獲得通過,英國可以在新的最後期限之前脫離歐盟。(BBC 中文網)
3)美股上日市況總結:美股三大指數週一造好,當中道指上升133點或0.49%,標指和納指則分別上升0.56%及1.01%。十年期債息報1.846%。美滙指數在97.74,紐約期油最新報55.78美元。
4)個股訊息 (信報、經濟日報及明報):
萬洲國際(288)公布,截至9月底止首三季,生物公允價值調整後盈利8.74億元(美元‧下同),按年增長36.99%,每股盈利5.95美仙。期內,生物公允價值調整前盈利8.2億元,按年升8.47%。收入171.93億元,增3.67%。(中期業績 :生物公允價值調整前盈利按年下跌19%,生物公允價值調整後盈利按年上升8%)
美團(3690)和小米(1810)昨天首日納入「港股通」,全日分別錄19.55億及5.16億元淨入,為北水淨入最多首兩隻個股。
中興通訊(763)宣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業績,歸屬股東淨利潤26.5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3.71倍,每股收益0.63元。今年首三季,歸屬股東淨利潤41.28億元,去年同期虧損72.6億元。營業總收入642.4億元,按年增長9.32%。中興預期2019年全年業績扭虧為盈,預計全年歸屬股東淨利潤43億至53億元,去年同期則虧損69.84億元。
平安好醫生(1833)股東之一、前高盛銀行家羅肇華正尋求以每股55.3元至56.85元,出售2250萬股平安好醫生股份,最多套現12.8億元,配售價較平安好醫生昨天收市價58.65元折讓3%至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