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 - 恆指要回升,還是寄望中美貿易談判有所突破較實際。
今天不作推介
1)上日港股市況總結 :恆指週三再受壓。指數在低開304點後繼續下行,最低曾見26465點,下跌600點,最終以26571點收盤,下跌494點。成交金額按日上升約14%至約791億。港股通南下轉回淨流入,金額更有約26億。北上維持淨流出,金額上升至約人民幣18億。藍籌只有中生制藥(1177)報升,其餘49隻均下跌,跌幅由0.24%至4.91%。板塊方面,跌勢又再是頗全面,並以本地地產表現較差,啤酒股則較好。做空方面,佔大市成交回升至約16.2%。牛熊證街貨最新比例為58:42,現價上下各1000點區間的牛熊比例為63:37。重貨區方面,熊證仍在27400-27449,牛證則再下移至26300-26349。恆指期貨夜市收報26450點,下跌39點,低水121點。港股ADR下跌182點,相等於恆指26389點。
簡評 :筆者覺得恆指週一逾700點的下跌,尚可用多個原因去解釋;但昨天約500點的下挫,主要是由本地產業牽頭,所以相信絕大部份是由香港社會運動升温而至。多區堵路、交通幾近癱瘓、學校停課、核心商業區在日間也爆發大規模警民衝突、一些看似沒有政治立場的商舖也被破壞(如莎莎、中原地產),在示威者與政府均毫無退讓的跡象下,刻下的困局似難以解決,避險情緒升温是在所難免。常言道,政治市,一天的時間也頗長,亦難以猜測,靜觀其變吧。跌市下,成交上升,但仍處於八百億元之下,反而,南下資金淨流入卻大增,且以權重之中資金融股為重心(包括建行(939)、工行(1398)及平保(2328)),甚有維穩之態。但以現時的環境,恆指要回升,還是寄望中美貿易談判有所突破較實際。
盤後公佈季績的騰訊,簡單說,是差於市場預期並無甚驚喜。期內投資撥備、研發及僱員成本均有所增加,是季績未見突出的原因。反觀遊戲收入增長則有復蘇之勢。整體而言,之前推斷的追落後,恐怕未必能容易兌現,由於績前股價也未見偷步,下行風險亦未必太大;而投資者的短期興趣,可能會放在阿里的打新多於騰訊了。其餘消息面上,寶勝(3813)、金山軟件(3888)及澳優(1717)公佈的季績均不俗。相比下,金山的扭虧為盈會是較驚喜的。
2)美股上日市況總結:美股三大指數個別發展,當中道指上升92點或0.33%,標指及納指則分別上升0.07%及下跌0.05%。十年期債息在1.891%。美滙指數在98.32,紐約期油最新報57.38美元。
3)個股訊息 (信報、經濟日報及明報):
騰訊(700)上季非通用會計準則盈利按年增長24%,至244億元人民幣,大致符合市場預期。第三季,騰訊收入按年增21%至972億元,稍高於券商預期。騰訊表示,期內收入受商業支付服務及其他金融科技服務、智能手機遊戲、社交及其他廣告業務所推動。
寶勝國際(03813)首9個月多賺55.6%至6.1億元(人民幣,下同),淨溢利率增0.9個百分點至3.3%。期內,營業收入按年增20.2%至199.96億元。經營溢利增58.5%至11億元。
金山軟件(03888)截至9月底止三個月,業績扭虧為盈,純利錄得3606.1萬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同期則虧損5925.8萬元,每股盈利0.03元。
7至9月收益按年增31.6%至20.2億元,主因雲服務大增逾6成至9.8億元,辦公軟件及服務以及其他業務亦增長近50%至3.8億元。惟網絡遊戲每月平均付費賬戶按年減少41%至202.1萬,每日平均最高同步用戶人數亦少22%至57.2萬,拖累其收入跌2.2%至6.6億元,相比上季增長16%。
+權益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