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hance Service Standardization] From July 1st, the following three currency - CHF,GBP and MYR trade transactions, deposits/withdrawals will be settled in US dollars instead. More...

Daily Report
 

11月7日 - 整固候變

 

11月7日 - 整固候變。
 
今天推介 - 平安好醫生(1833)

1) 上日港股市況總結 :恆指週三走勢反覆。指數低開約47點後,最多曾下跌約135點,低見27548點。及後,又曾轉跌為升,最多曾升近68點,高見27751點。最終以27689點收盤,上升5點。成交金額按日下跌約21%至約729億 。港股通南下仍是淨流入,但金額減少至約1億。北上也繼續是淨流入,金額亦減少至約人民幣8億。藍籌26升24跌。板塊方面,以內房、本地地產及銀行股表現較好。做空方面,佔大市成交再微降至約13.5%。牛熊證街貨最新比例為53:47,現價上下各1000點區間的牛熊比例為26:74。重貨區方面,熊證上移至28000-28049,牛證則仍在26950-26999。恆指期貨夜市收報27705點,下跌36點,高水16點。港股ADR下跌93點,相等於恆指27595點。

簡評 :恆指在四連升後,昨天能背馳上證報升,算是很不錯的走勢。成交金額雖跌至七百多億,但筆者認為可視作為健康的整固。藍籌升跌比例相若,但指數權重股,如騰訊(700)、友邦(1299)、平保(2318)及滙豐(5)則全報升,風險胃納好像有點回落。另外,做空比率則維持近日水平,滬深港通南北向雖然維持浄流入,但金額卻大幅減少。在上證三千點有拉牛上樹的情況下,恆指及港股可能先要在現水平作整固。

盤後特首公佈粵港澳大灣區16項惠民措施(見點2),當中置業的部份,或令市場對部份在大灣區擁有較多土儲的內房公司有憧憬,這包括時代中國(1233)、龍光地產 (3380)、奧園(3883) 及佳兆業(1638)。平心而論,措施會否激活港人北上置業,相信很多投資者也會有所懷疑。在現時的社會動亂,與及特首與習近平會面之後,公佈這「惠港居民」措施,筆者只可說,感覺並不良好;回復社會秩序之日又好像遠了一點。在金融市場方面,若個別內房股價因消息而走高,投機味濃,高價進場風險也頗大的。

吉利(175)10月的數據不俗,相反,比亞迪(1211)的數據則頗失望;這已是近數月的常態。估計前者或再有市場追捧而後者則應敬而遠之。昨天早報提及的輪轉買賣,筆者發覺昨天部份新經濟股有回勇之勢,這包括平安好醫生(1833)、閲文(772)及眾安在線(6060)。當中,平安好醫生因股東配股消息而7連跌,昨天股價大幅反彈逾7%。不利消息應已在股價中及過份反應,現價可進場。

2)特首林鄭月娥宣布,粵港澳大灣區小組已同意推出新一輪三大類共16項措施,7項惠及港澳居民的措施中,包括推出跨境理財通、放寬港人到大灣區9個城市買樓等措施,豁免需要社保等條款才可以買樓的要求,而且即使有限購的城市,港人亦可以置業。為配合港人到大灣區置業,小組亦會推出便捷港澳居民在大灣區使用電子支付的措施,港人可在香港的銀行分行開設大灣區戶口,而選擇在大灣區城市工作的香港居民,他們的子女可享有與內地居民同等的教育安排。(經濟日報)

3)美股上日市況總結:美股三大指數個別發展,當中道指下跌不足1點,標指上升0.07%而納指則下跌0.29%。十年期債息報1.83%。美滙指數在97.93,紐約期油最新報56.39美元。

4)個股訊息 (信報、經濟日報及明報): 
吉利汽車(175)公布,10月總銷量13.02萬部,按年增長1%,按月上升約14%。首10個月總銷量108.83萬部,按年減少約14%,達全年經修訂目標136萬部的80%。

比亞迪股份(1211)公布,10月銷量4.11萬輛,按年下跌15.19%。其中,上月新能源汽車銷量1.26萬輛,按年大跌54.58%。今年首10個月銷量37.69萬輛,按年減少5.78%,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20.51萬輛,按年增長19.93%。

中國海外發展(688)公布,今年首10個月,累計合約物業銷售約3184.04億元,按年增長26.91%。單計10月,合約物業銷售金額約281.86億元,按年增長15.19%。

+權益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