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Report
|
5月27日 - 南向資金加速流入港股
今日推介 - 信義能源(3868), 上日收市$4.24
1) 股市前景
周四港股小幅下跌,中資券商、家電及航運股逆市上升,大市成交額及沽空比率皆偏低。今月以來,南向資金累積淨買入額逾450億元,包括淨買入102億元美團(3690)、52億元騰訊(700)、52億元中海油(883)及38億元中國移動(941),估計全月淨買入額有機會創去年2月港股見頂以來新高。筆者認為港股仍是上落市,缺乏持續上升的條件,美國加息縮表是主要利淡因素,中國積極的宏觀政策、人民幣滙率企穩及偏低估值意味着港股下跌空間相對有限,恒指跌穿3月低位的概率不大。
今天推介是信義能源(3868) — 主要於國內經營太陽能發電場,2021年度收入及盈利達23.0億元及12.3億元,同比增33%及34%,每股盈利增29%至0.173元,每股股息0.174元,派息比率100%。3月底,公司以每股4.14元配售1.884億新股與高領及中金,集資約7.8億元。現價對應2021年度市盈率24.5倍,估值合理,維持買入建議,目標價4.65元,止損價4.0元。
2) 上日中港股市況總結
周四恒指高開101點,已是全日高位,後即急挫,最多曾倒跌281點,隨後反彈並接近收復失地,午後再次偏軟,收報20116點,跌55點或0.3%。成交額按減8%至955億元,4月份日均成交額1165億元。港股通南向資金淨買入30億元 ,騰訊(700)、中海油(883)及兗礦能源(1171)錄得5.0、4.7及2.6億元淨買入,金蝶國際(268)、建設銀行(939)及藥明生物(2269)錄得0.9、0.8及0.5億元淨賣出。5月以來淨買入453億元,4月淨買入105億元。
藍籌股31升33跌2持平。恒安國際(1044)漲逾3%,為表現最佳藍籌。其次是中銀香港(2388)、中海油(883)、銀河娛樂(27)、長江基建(1038)及聯想(992)升逾1%。碧桂園服務(6098)及石藥集團(1093)跌逾5%,為跌幅最大藍籌。其次是藥明生物(2269)跌近5%。碧桂園(2007)、中生製藥(1177)、阿里健康(241)及蒙牛乳業(2319)跌逾2%。吉利汽車(175)、申洲國際(2313)、中國移動(941)及招商銀行(3968)跌逾1%。
恒生科指跌0.2%,收報4033點,成份股13升17跌,大型科技股漲跌不一。快手(1024)升逾1%,阿里(9988)跌逾1%。比亞迪電子(285)漲逾2%,為升幅最大成份股。其次是閱文集團(772)及明源雲(909)升近2%。金蝶國際(268)跌逾5%,為跌幅最大成份股。萬國數據(9698)、嗶哩嗶哩(9626)及阿里健康(241跌逾2%。平安好醫生(1833)及京東健康(6618)跌近2%及1%。
板塊方面,線上醫療及電力股跑輸大市,跌幅居前。華潤電力(836)、華能國際(902)及中國電力(2380)跌1%-3%。家電、航運、中資券商及鋼鐵股逆市上升。JS環球生活(1691)及國美零售(493)升逾4%及2%。東方海外(316)及太平洋航運(2343)漲逾3%及2%。中信証券(6030)、海通證券(6837)及中金公司(3908)升1%-2%。首鋼資源(639)、馬鋼(323)及中國東方(581)升1%-2%。
周四上証指數高開0.1%,初段曾倒跌0.9%,隨後反彈,最多曾升0.8%,午後偏軟,收報3123.11點,升0.5%。深証成指升0.6%,科創50指數跌0.2%。滬深兩市總成交約8200億元(人民幣·下同),環比增加600億元。滬深股通北向資金轉淨賣出16億元,5月以來累積淨賣出80億元,4月淨買入63億元。
3) 宏觀/行業訊息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總法律顧問Greta Peisch表示,正在檢討對中國的關稅措施,有關過程可能需要數個月時間,但一些關稅項目的調整或撤銷可能在檢討結束前落實。(信報)
4) 個股訊息
阿里巴巴(9988)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止第四季,股東應佔虧損162.41億元(人民幣‧下同),主要反映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投資的市場價格下跌,每股虧損0.76元;去年同期虧損54.79億元。按非公認會計準則(non-GAAP)計,經調整後盈利197.99億元,按年減少24%。期內,收入2040.52億元,按年增長9%。(信報)
百度(9888)公布,截至3月底止第一季,按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歸屬股東的淨利潤38.7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跌10%,收入284.11億元,按年升1%。核心營收保持健康,且受按年增長45%的智能雲業務推動,非廣告收入按年增長35%。(信報)
外電引述知情人士表示,滙豐控股(5)一直在研究將其印尼業務首次公開上市。雅加達上市計劃已處於後期階段,該公司尚未提交正式IPO申請,但當地監管機構已經知道其意圖。(信報)
聯想集團(992)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止年度業績,股東應佔溢利20.3億元(美元‧下同),按年增長72.3%,每股盈利17.45美仙,派發末期息30港仙,按年增加25%。期內,收入716.18億元,按年增長17.9%。毛利率較去年上升0.7百分點至16.8%,主要由於個人電腦的平均售價上漲。(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