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Report
|
6月6日 - 美團業績好,助港股反彈
今日推介 - 金風科技(2208), 上日收市$12.72
1) 股市前景
上周四港股下跌,成交偏弱,反映投資者於長假前傾向謹慎。南向資金維持淨買入,快手(1024)連續3日為重點淨買入股份。上海6月起解封,疊加積極財政措施,預期經濟可逐步回穩,有利A股氣氛。美股正處於熊市反彈階段,但估計未來3個月會跌穿5月低位。港股因受中美股市影響,估計短線仍是上落市,恒指跌破3月低位機會不大,若能向上升穿22500點,將會呈現一浪高於一浪的型態。美團(3690)季度業績勝預期,預期帶動今日港股反彈。
今天推介是金風科技(2208) — 主要從事製造及銷售風力發電機組及風電零部件,受惠於國家發展清潔能發的政策。2021年度收入為504.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跌10.2%,盈利達34.57億元,同比增16.7%。每股盈利增17.1%至0.789元。今年首季度,收入同比跌8.3%,盈利同比增15.3%。現價對應2021年度市盈率13.8倍,估值合理。建議買入,目標價至14.0元,止損價12.0元。
2) 上日中港股市況總結
周四恒指低開238點,早盤弱勢震盪,最多曾跌411點,午後輾轉上揚,收報21082點,跌212點或1.0%,成交額按日跌18%至1036億元,5月份日均成交額1193億元。港股通南向資金淨買入7億元 ,快手(1024)、長城汽車(2333)及海螺水泥(914)錄得4.5、3.2及2.2億元淨買入,騰訊(700)、美團(3690)及建設銀行(939)錄得4.3、3.5及2.0億元淨賣出。6月以來淨買入18億元,5月淨買入464億元。全周計,恒指升1.9%。
藍籌股14升51跌1持平。電能實業(6)升2%,為表現最佳藍籌。其次是吉利汽車(175)、萬洲國際(288)及長實集團(175)升逾1%。石藥集團(1093)及恒隆地產(101)跌逾5%,為跌幅最大藍籌。其次是恒基地產(12)、龍湖集團(960)、中生製藥(1177)及海底撈(6862)跌逾4%。新世界發展(17)、華潤置地(1109)及安踏體育(2020)跌逾3%。李寧(2331)、恒安國際(1044)、創科實業(669)、阿里(9988)及中國平安(2318)跌逾2%。
恒生科指跌0.8%,收報4397點,成份股7升21跌2持平。大型科技股普跌,阿里(9988)跌逾2%,美團(3690)、京東(9618)、小米(1810)及網易(9999)跌逾1%,快手(1024)升逾3%。商湯(20)漲逾5%,為升幅最大成份股。中芯國際(981)及華虹半導體(1347)漲逾1%。萬國數據(9698)及金蝶國際(268)跌逾5%及4%,為跌幅最大成份股。眾安在線(6060)、平安好醫生(1833)及聯想(992)跌逾2%。阿里健康(241)跌2%。攜程(9961)及京東健康(6618)跌近2%。全周計,恒生科指升5.0%。
板塊方面,晶片及汽車股逆市上升。長城汽車(2333)及吉利汽車(175)升6%及2%。軟件、内房、體育用品、線上醫療、醫藥、水泥、教育及航空股跑輸大市,跌幅居前。翰森製藥(3692)跌逾8%。海螺水泥(914)、華潤水泥(1313)及中國建材(3323)跌7%-10%。中教控股(839)及新東方(9901)跌逾5%及4%。中國國航(753)及南方航空(1055)跌逾2%。
周四上証指數低開0.4%,初段曾跌0.6%,隨後輾轉上揚至尾市,收報3195.46點,升0.4%。深証成指升0.7%,科創50指數升4.7%。滬深兩市總成交約8900億元(人民幣·下同),環比持平。滬深股通北向資金淨買入32億元,6月以來淨買入44億元,5月淨買入169億元。全周計,上証指數升2.1%,深証成指升3.9%。
3) 宏觀/行業訊息
美國勞工部公布,5月非農業職位增加39萬個,市場預期增加32.5萬個;失業率為3.6%,預期為3.5%。期內,平均時薪按月增加0.3%,預期增長0.4%。(信報)
4) 個股訊息
美團(3690)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止首季,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經調整虧損35.86億元(人民幣‧下同),勝預期。去年同期虧損38.92億元。期內,收入462.69億元,按年增長25%。(信報)
印度媒體引述消息報道,騰訊(700)正參與印度社交媒體ShareChat的新一輪融資,可能通過可換股票據,投資最多1億美元。(信報)
比亞迪(1211)公布,今年首5個月銷量51.24萬輛,按年漲1.62倍。單計5月,銷量11.49萬輛,按年增長1.48倍。(信報)
中華煤氣(3)公布,已通知環境局煤氣公司計劃於8月1日調整煤氣收費,是次調整後,煤氣公司承諾未來兩年不會加價。煤氣公司建議由今年8月1日起調整煤氣收費,加幅為4.4%。(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