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Report
|
8月22日 - 小米(1810)業績勝預期
今日推介 - 恒基地產(12, $21.65), 目標價$23.5, 止損價$20.5
1) 股市前景
周三港股下跌,成交增加,快手(1024)及京東(9618)跌逾9%及8%,南向資金淨買入額顯著減少。美國年底前加大降息幅度將利好港股。港股目前估值吸引,下跌空間有限,屬長線買入良機。
2) 上日中港股市況總結
周三恒指低開197點,早段跌幅曾擴大至279點,其後收窄至98點,午後窄幅震盪,收報17391點,跌120點或0.7%。成交額按日增26%至938億元。7月份日均成交額986億元。
港股通南向資金轉淨買入約3億元,小米(1810)、藥明生物(2269)及騰訊(700)錄得2.8、1.0及0.8億元淨買入,盈富基金(2800)、中國神華(1088)及美團(3690)錄得4.2、1.0及1.0億元淨賣出。8月以來累積淨買入343億元,7月淨買入479億元。
恒指跌0.7%,成份股23升53跌6持平。京東(9618)及石藥集團(1093)跌逾8%及5%,為跌幅最大藍籌。藥明康德(2359)及中國海外發展(688)跌3%。藥明生物(2269)、京東健康(6618)及周大福(1929)跌近3%。蒙牛乳業(2319)及電能實業(6)跌逾2%。友邦保險(1299)、港交所(388)、中國平安(2318)、工商銀行(1398)及中國銀行(3988)跌逾1%。舜宇光學(2382)及港鐵(66)漲逾8%及2%,為升幅最大藍籌。中國宏橋(1378)及東方海外(316)漲逾1%。
恒生科指跌1.8%,收報3434點,成份股7升22跌1持平。大型科技股普跌,百度(9888)及網易(9999)跌逾1%。快手(1024)及京東(9618)跌逾9%及8%,為跌幅最大成份股。微博(9898)及眾安在線(6060)跌逾4%及3%。京東健康(6618)、金山軟件(3888)及小鵬汽車(9868)跌逾2%。蔚來(9866)、中芯國際(981)及聯想(992)跌逾1%。舜宇光學(2382)及同程旅行(780)漲逾8%及5%,為升幅最大成份股。
板塊方面,內險及物管股跑輸大市,跌幅居前。中國太保(2601)及中國財險(2328)跌逾4%及2%。萬物雲(2602)跌近3%,華潤萬象生活(1209)及碧桂園服務(6098)跌近2%。手機零件、黃金及鋰電池股逆市上升。舜宇光學(2382)及瑞聲科技(2018)漲逾8%及2%。招金礦業(1818)及山東黃金(1787)升逾2%。贛鋒鋰業(1772)及天齊鋰業(9696)升逾3%及2%。
周三上証指數低開0.3%,早段曾跌0.6%,其後跌幅收窄至0.1%,午後維持震盪,收報2856.58點,跌0.4%。深証成指跌0.3%。科創50指數跌0.3%。滬深兩市總成交約5100億元(人民幣·下同),環比減少500億元,7月份日均成交額約6500億元。
3) 個股訊息
小米集團(1810)公布,截至6月底止第二季度業績,根據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經調整淨利潤61.7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20.1%。第二季,收入888.88億元,創歷史新高,按年增長32.0%。(信報)
港交所(388)公布,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股東應佔盈利61.25億元,按年跌3.0%,每股基本盈利4.84元,派中期息4.36元,按年減少3%。期內,收入及其他收益106.21億元,按年升0.4%。(信報)
吉利汽車(175)公布,截至6月底止中期股東應佔溢利105.9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5.75倍;不派中期息。撇除一次性視作出售附屬公司的收益及分類為持作出售的資產之減值虧損,以及非金融資產之總減值虧損,歸屬公司股權持有人溢利為33.7億元,按年增長1.14倍。期內,收益1073.05億元,按年上升46.6%。(信報)
石藥集團(1093)公布,截至6月底止中期股東應佔溢利30.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8%;每股盈利25.51分,中期息派16港仙,增14.3%。期內,收入162.84億元,按年上升1.3%。(信報)
藥明生物(2269)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半年盈利14.9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跌33.9%。不派中期息。期內,收益85.74億元,上升1.0%。(信報)
恒基地產(12)公布,截至6月底止中期股東應佔基礎盈利為54.41億元,按年跌10.4%。每股基礎盈利為1.12元。中期息維持每股0.5元。(信報)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道,美國最大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以每股24.95美元,出售1.445億股京東(9618)股份,套現約36億美元。該出售價較美國收市價低11%,且接近24.85至25.85美元區間的下限。(信報)
京東(9618)公布,JD.com, Inc.於昨日(21日)耗資約3.9億美元回購其股票,並已充分使用3月批准的30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的回購限額。(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