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交易徴費調整] 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於2025年4月8日通知,新徴費將於2025年5月13日(二)開始的交易生效,本公司將於美國東岸時間5月13日起,將美股交易徴費由0.00278% 調整至0.0000% (計至最接近的仙位數)只收取賣方。更多... |
![]() |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交易徴費調整] 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於2025年4月8日通知,新徴費將於2025年5月13日(二)開始的交易生效,本公司將於美國東岸時間5月13日起,將美股交易徴費由0.00278% 調整至0.0000% (計至最接近的仙位數)只收取賣方。更多... |
![]() |
每日早報
|
12月20日 - 港股長線看好,趁低吸納
今日推介 - 華虹半導體(1347), 上日收市$27.65
1) 股市前景
受A股下跌拖累,周一港股下跌,成交顯著減少,南向資金維持淨賣出。教育股逆市上升,投資者可能預期教育政策鬆綁。疫情快速擴散對中國短期經濟及股市帶來負面影響。筆者看好港股6至12個月的中長線表現,建議投資者趁低吸納,恒指技術支持位約18300點。
今天推介是華虹半導體(1347) — (1) 三季度業績勝預期,四季度營運指引正面。(2) 今年三季度收入及盈利達6.30億元(美元•下同)及1.04億元,同比增39.5%及104.5%,毛利率同比增加10.1個百分點至為37.2%。收入及毛利率皆創歷史新高。(3) 公司預期四季度收入達6.30億元,環比持平,毛利率於35%-37%之間。(4) 現價對應2022年度預測市盈率10.6倍,市賬率1.7倍,估值合理。建議買入,目標價30.5元,止損價26.0元。
2) 上日中港股市況總結
周一恒指平開,早盤冲高回落,最多曾漲336點,隨後倒跌約170點,午後維持弱勢震盪,最多曾跌195點,收報19352點,跌98點或0.5%。成交額按日減26%至1007億元,11月份日均成交額1402億元。港股通南向資金淨賣出4億元,美團(3690)、山東新華製藥(719)及騰訊(700)錄得2.0、1.2及1.2億元淨買入,新東方在線(1797)、中國移動(941)及金沙中國(1928)錄得2.4、1.4及1.3億元淨賣出。12月以來累積淨買入16億元,11月淨買入502億元。
藍籌股21升53跌2持平。東方海外(316)、阿里健康(241及新奥能源(2688)跌逾9%、8%及6%,為表現最差藍籌。翰森製藥(3692)、中生製藥(1177)及石藥集團(1093)跌4%-6%。銀河娛樂(27)及金沙中國(1928)跌逾4%及3%。創科實業(669)及萬洲國際(288)跌3%。海底撈(6862)、中芯國際(981)、聯想(992)、藥明生物(2269)、中國聯通(762)及中國平安(2318)跌逾2%。碧桂園(2007)及中升控股(881)升逾3%,為升幅最大藍籌。中電控股(2)升逾2%。
恒生科指跌0.6%,收報4125點,成份股10升20跌。大型科技股漲跌不一,小米(1810)跌近2%,騰訊(700)及快手(1024)升逾1%。阿里健康(241)及平安好醫生(1833)跌逾8%及6%,為跌幅最大成份股。萬國數據(9698)及京東健康(6618)跌6%及4%。華虹半導體(1347)、蔚來(9866)及瑞聲科技(2018)跌逾3%。中芯國際(981)及小鵬汽車(9868)跌逾2%。美團(3690)、金蝶國際(268)及舜宇光學(2382)漲逾1%,為表現最佳成份股。
板塊方面,線上醫療、醫藥、生物科技、濠賭、航運、燃氣、鋼鐵、基建及電訊設備股跑輸大市,跌幅居前。百濟神州(6160)、金斯瑞生物(1548)及信達生物(1801)跌3%-6%。永利澳門(1128)及澳博(880)跌逾9%及8%。中遠海控(1919)、東方海外(316)及太平洋航運(2343)跌5%-9%。新奥能源(2988)、華潤燃氣(1193)及昆侖能源(135)跌3%-7%。鞍鋼(347)、馬鋼(323)及中國東方(581)跌3%-6%。中交建(1800)、中國中鐵(390)及中國鐵建(1186)跌3%-4%。中國鐵塔(788)及中興通訊(763)跌逾5%及2%。
教育及啤酒股逆市上升。中國東方教育(667)、希望教育(1765)及新高教(2001)升9%-25%。百威亞太(1876)、華潤啤酒(291)及青島啤酒(168)漲逾1%。
周一上証指數平開,全日單邊下行,午後最多曾跌2.3%,收報3107.12點,跌1.9%。深証成指跌1.5%,科創50指數跌2.3%。滬深兩市總成交約7600億元(人民幣·下同),環比持平。滬深股通北向交易轉淨賣出15億元,12月以來累積淨買入263億元,11月淨買入601億元。
3) 個股訊息
內地媒體《界面新聞》引述小米(1810)多個部門員工報道,小米近期開始新一輪裁員,涉及手機部、互聯網部、中國部等多部門,其中中國區個別部門裁員比例高達75%,互聯網部亦裁員40%,補償方案為「N+2」。(信報)
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發表報告顯示,比亞迪(1211)今年第三季市佔率升至20%,繼續在全球電動車市場居首,緊隨的是特斯拉,市佔率為13%,第3至5位依次為五菱汽車(305)、福士汽車及廣汽(2238);前5大品牌的市場份額總和接近50%。(信報)
信義玻璃(868)預期,截至今年12月底止年度盈利減少55%至65%,至介乎40.4億至52億元。盈利減少主要由於中國建築市場的浮法玻璃產品需求減少,集團的浮法玻璃產品平均售價接連下降;原材料及能源成本年內上升。(信報)
據港交所權益披露資料顯示,中國恒大(3333)於本月14日減持7億股恒大物業(6666)股份,沒有披露作價,持股比例從58.18%降至51.71%。資料顯示,今次減持的原因是「有關方面已採取步驟以針對你執行股份的保證權益或持有作為保證的股份的權利」。(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