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交易徴費調整] 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於2025年4月8日通知,新徴費將於2025年5月13日(二)開始的交易生效,本公司將於美國東岸時間5月13日起,將美股交易徴費由0.00278% 調整至0.0000% (計至最接近的仙位數)只收取賣方。更多...

每日早報
 

2月11日 - 港股強勢,科技股追落後

 

2月11日 - 港股強勢,科技股追落後 今日推介 - 阿里(9988), 上日收市$122.2 1) 股市前景 昨日港股維持升勢,成交略減,板塊輪動持續。港股通南向交易連續19日淨買入後昨日轉向,但淨賣出金額微不足道,騰訊(700)連續4日錄得淨賣出。今年以來,恒生科指跌0.1%,恒生指數漲6.5%,大幅跑赢歐美以及中國股市。筆者對港股後市持審慎樂觀看法,美國加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及內房債務問題是主要風險因素。短線而言,科技股有機會追落後,可關注。 今天推介是阿里(9988) — 股價落後大部份頭部科技股,估值相對吸引,具有追落後空間。計劃額外注册10億份ADS引發大股東軟銀可能減持的憂慮已舒緩。今年面對的監管風險亦會大幅減少。建議買入,目標價140元,止損價115元。 2) 上日中港股市況總結 周四恒指高開221點,已是全日高位,隨後受壓回落,最多曾倒跌180點,午後輾轉上掦至尾市,收報24924點,升94點或0.4%。成交額按日減8%至1291億元,1月份日均成交額1284億元。港股通南向資金轉淨賣出約0.6億元,包括淨買入4億元藥明生物(2269)、3億元快手(1024)及3億元小鵬汽車(9868)股份,淨賣出11億元中移動(941)、8億元騰訊(700)及3億元建設銀行(939)股份。2月以來淨買入55億元,1月淨買入438億元。 藍籌股43升17跌4持平。海底撈(6862)、碧桂園(2007)及碧桂園服務(6098)漲逾4%,為升幅最大藍籌。其次是中國海外發展(688)、信義玻璃(868)、長和(1)及阿里健康(241)升逾3%。華潤置地(1109)及阿里(9988)升近3%。中國平安及信義光能(968)升近2%。藥明生物(2269)及中移動(941)跌逾5%及2%,為跌幅最大藍籌。其次是舜宇光學(2382)、比亞迪(1211)及中銀香港(2388)跌逾1%。 恒生科指升0.6%,收報5667點,成份股24升6跌。大型科技股普漲,阿里(9988)升近3%,美團(3690)、百度(9888)及京東(9618)漲逾1%。萬國數據(9698)、微盟(2013)及明源雲(909)漲逾11%、7%及5%,為升幅最大成份股。其次是攜程(9961)及嗶哩嗶哩(9626)升逾4%。閱文集團(772)及汽車之家(2518)升3%。京東健康(6618)跌逾9%,為表現最差成份股。其次是金山軟件(3888)跌逾2%。 板塊方面,電訊及石油股下跌。軟件、內房、物管、教育、有色金屬、餐飲、水泥、鋼鐵、煤炭、風電及光伏股跑赢大市,漲幅居前。世茂集團(813)、融創中國(1918)及龍光集團(3380)漲10%-12%。世茂服務(873)升逾14%,融創服務(1516)及雅生活服務(3319)升逾5%。中教控股(839)、中國東方教育(667)及宇華教育(6169)升7%-10%。中國鋁業(2600)、紫金礦業(2899)及江西銅業(358)升4%-8%。九毛九(9922)及海底撈(6862)升6%及5%。中國建材(3323)及華潤水泥(1313)升7%及3%。鞍鋼(347)、馬鋼(323)及重鋼(1053)升3%-6%。中國神華(1088)、中煤能源(1898)及兗礦資源(1171)升2%-4%。龍源電力(916)、新天綠色能源(956)及大唐新能源(1798)漲2%-4%。保利協鑫能源(3800)、協鑫新能源(451)及信義能源(3868)升2%-3%。 周四上証指數平開,全日窄幅震盪,早盤曾升0.25%,午後曾跌0.45%,收報3485.91點,升0.2%。深証成指跌0.7%,科創50指數跌1.8%。滬深兩市總成交約9400億元(人民幣·下同),環比增加100億元。滬深股通北向資金淨買入約45億元,2月以來淨買入97億元,1月淨買入168億元。 3) 宏觀/行業訊息 中國1月份金融數據出爐。 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6.1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9842億元。1月末M2同比增長9.8%,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個和0.4個百分點。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98萬億元,是單月統計高點,同比多增3944億元。(Wind) 美國1月CPI同比升7.5%,創1982年以來新高,預期升7.3%,前值升7.0%;環比升0.6%,預期升0.5%,前值升0.5%修正為升0.6%。(Wind) 歐盟執委會下調歐羅區今年經濟增長至4%,預測2023年增長率為2.7%,去年11月預測分別增長4.3%和2.4%。(信報) 4) 個股訊息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稱,金融監管機構近期要求中國最大的幾家資產管理公司(AMC),直接參與出險開發商的重組紓困工作,收購其地產項目及拖欠金融機構的債務,中國華融(2799)和中國信達(1359)均在列。知情人士透露,中國華融正在與世茂集團(813)接觸。彭博上月引述知情人士稱,以中國信達為首的一個集團或將收購重組恒大集團(3333)難以化解的困境項目。(信報) 中芯國際(981)公布截至去年底止第四季業績,股東應佔利潤5.34億元(美元‧下同),按年1.08倍,每股盈利0.07元。期內,收入15.8億元,按年增長61.1%。毛利率35%,按季升1.9個百分點,按年升17個百分點。中芯預期今年第一季度收入環比增長15%至17%,毛利率介於36%至 38%的範圍內。(信報) 中國移動(941) 公布,昨日回購730.35萬股,每股價格介乎56.65至58.15元,涉資約4.22億元。(信報) 吉利汽車(175)公布,1月總銷量14.64萬部,按年跌6.36%,主要受春節假期提前和各地零星疫情影響。(信報) 太平洋航運(2343)預期,2021年度將錄得股東應佔淨溢利介乎約8.3億至8.5億元(美元‧下同),2020年同期則錄得虧損2.08億元。該公司指出,在全球經濟復甦、商品需求強勁及全球船隊增長放緩的帶動下,2021年乾散貨運市場展現強勁上升勢頭,為集團帶來強勁的收入。(信報)

+權益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