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早報
 

5月24日 - 美國若降關稅,港股看高一線

 

5月24日 - 美國若降關稅,港股看高一線

今日推介 - 中國建築(3311), 上日收市$9.83

 

1) 股市前景

港股上升動能減弱,周一恒指及恒生科指分别下跌1.2%及2.5%,大市成交偏低。南向資金維持淨買入,但龍頭科技股普遍錄得淨賣出。筆者認為港股仍處於上落市階段,受中國政策支持的行業及高息股可跑贏大市,美國加息縮表及美股轉弱是主要風險因素。假若美國降低對中國商品的關税,港股短線表現可看高一線。快手(1024)及網易(9999)今日收市後公布首季度業績。

今天推介是中國建築(3311) — 公司主要在香港及澳門從事建築業務及在內地投資基建項目,2021年度收入及盈利分別按年增長24%及13%,每股盈利增13%至1.35元,每股股息增13%至0.405元,派息比率約30%。新簽合約額按年增26%至1400億元。今年首季度,包括應佔合營企業的總營業額及經營溢利達180億元及29億元,分別按年增26%及21%,期內新簽合約額按年增47%至450億元,約為全年目標新簽合約額1600億元的28%。現價對應2021年度市盈率7.3倍,股息率4.1厘,估值便宜。建議買入,目標價11.0元,止損價9.5元。

 

2) 上日中港股市況總結

周一恒指低開109點,早盤輾轉回落,最多曾跌414點,午後跌幅收窄,收報20470點,跌247點或1.2%。成交額按日減14%至1051億元,4月份日均成交額1165億元。港股通南向資金淨買入16億元 ,比亞迪(1211)、中海油(883)及藥明生物(2269)錄得4.2、3.2及2.2億元淨買入,騰訊(700)、美團(3690)及建設銀行(939)錄得4.0、3.4及0.7億元淨賣出。5月以來淨買入387億元,4月淨買入105億元。

藍籌股18升40跌8持平。阿里健康(241)及李寧(2331)跌逾9%,為跌幅最大藍籌。其次是瑞聲科技(2018)及申洲國際(2313)跌逾6%及4%。聯想(992)、舜宇光學(2382)、安踏體育(2020)、阿里(9988)及美團(3690)跌逾3%。百威亞太(1876)、海底撈(6862)及友邦保險(1299)跌逾2%。創科實業(669)、信義光能(968)、中海油(883)及中生製藥(1177)漲逾1%,為表現最佳藍籌。

恒生科指跌2.5%,收報4177點,成份股5升25跌。大型科技股普跌,快手(1024)跌逾7%,阿里(9988)及美團(3690)跌逾3%,小米(1810)跌2%。阿里健康(241)跌逾9%,為跌幅最大成份股。萬國數據(9698)、瑞聲科技(2018)及小鵬汽車(9868)跌逾6%。理想汽車(2015)跌5%。嗶哩嗶哩(9626)及ASM太平洋(522)跌逾4%。中芯國際(981)漲逾3%,為升幅最大成份股。其次是平安好醫生(1833)及金蝶國際(268)升逾1%。

板塊方面,航運、鋼鐵、風電及乳製品股逆市上升。東方海外(316)及中遠海控(1919)升逾6%及3%。中國東方(581)、鞍鋼(347)及馬鋼(323)升1%-3%。大唐新能源(1798)及龍源電力(916)升逾2%及1%。蒙牛乳業(2319)、中國飛鶴(6186)及澳優(1717)升逾1%。

手機零件、電動車、體育用品、餐飲、家電及教育股跑輸大市,跌幅居前。特步(1368)及滔博(6110)跌逾4%及3%。九毛九(9922)跌近7%。海爾智家(6690)、國美零售(493)及JS環球生活(1691)跌3%-5%。中教控股(839)、宇華教育(6165)及希望教育(1765)跌3%-5%。

周一上証指數高開0.1%,已接近全日高位,早盤震盪向下,最多曾跌0.6%,午後反彈並收復失地,收報3146.86點,基本持平。深証成指跌0.1%,科創50指數升0.1%。滬深兩市總成交約8600億元(人民幣·下同),環比減少600億元。滬深股通北向資金轉淨賣出57億元,5月以來累積淨賣出2億元,4月淨買入63億元。

 

3) 宏觀/行業訊息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正在考慮降低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同時加強對石油出口國組織(OPEC)提高石油產量的呼籲。(信報)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歐洲央行可能在9月底前讓指標存款利率脫離負值,如果看到通脹率穩定在2%,還可能進一步上調存款利率。(信報)

 

4) 個股訊息

針對快手(1024)董事長宿華疑因牽涉某案件,於四月底被有關部門帶走配合調查的消息,快手發布官方聲明,稱“對此惡意傳播網絡謠言的行為,我們已經正式向公安機關報案並啟動相關法律程序,堅決維護公司和宿華的正當權益。” (Wind)

小鵬汽車(9868)公布,今年首季股東應佔虧損17.01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同期股東應佔虧損7.87億元。期內,總收入74.55億元,按年升1.53倍。按非公認會計原則計,股東應佔虧損15.28億元,去年同期股東應佔虧損6.96億元。(信報)

 

+權益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