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交易徴費調整] 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於2025年4月8日通知,新徴費將於2025年5月13日(二)開始的交易生效,本公司將於美國東岸時間5月13日起,將美股交易徴費由0.00278% 調整至0.0000% (計至最接近的仙位數)只收取賣方。更多... |
![]() |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交易徴費調整] 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於2025年4月8日通知,新徴費將於2025年5月13日(二)開始的交易生效,本公司將於美國東岸時間5月13日起,將美股交易徴費由0.00278% 調整至0.0000% (計至最接近的仙位數)只收取賣方。更多... |
![]() |
每日早報
|
4月24日 - 中美關係緊張,港股受壓
今日推介 - 長和(1, $51.85), 目標價$56.0, 止損價$50.0
1) 股市前景
中美關係再度緊張,拖累上周五港股顯著下跌,但成交仍然偏低,中芯國際(981)跌逾9%,為表現最差藍籌。全星期計,日均成交額環比跌2%至1108億元,港股通南向交易淨買入約106億元;恒指及恒生科指跌1.8%及4.7%,安踏體育(2020)、碧桂園服務(6098)及舜宇光學(2382)跌10%-12%,領跌藍籌;上証指數及深証成指跌1.1%及3.0%;標指及納指跌0.1%及0.4%;紐約期油跌5.8%;美元指數升0.3%,人民幣兌美元跌0.3%;美國10年期債息由3.51厘升至3.57厘。
今月以來恒指高低點波幅只有979點,過去1、3及5年的月度波幅均值分別為2495、2375及2308點,預期今周港股波幅擴大,短線操作宜謹慎。
2) 上日中港股市況總結
周五恒指低開69點,全日震盪走低至收盤,最多曾跌422點至19975點,收報20076點,跌321點或1.6%。成交額按日增4%至1061億元,3月份日均成交額1264億元。全星期計,恒指跌1.8%,恒生科指跌4.7%。
港股通南向資金轉淨買入約31億元,恒生國指ETF(2828)、盈富基金(2800)及中芯國際(981)錄得16.6、9.1及2.0億元淨買入,商湯(20)及建設銀行(939)錄得5.8及4.2億元淨賣出。4月以來累積淨買入267億元,3月淨買入671億元。
恒指跌1.6%,藍籌股13升61跌2持平。李寧(2331)及長和(1)漲逾2%及1%,為表現最佳藍籌。中芯國際(981)跌逾9%,為跌幅最大藍籌。其次是中國宏橋(1378)、碧桂園服務(6098)、阿里(9988)及阿里健康(241)跌逾4%。中國平安(2318)、中升控股(881)、藥明生物(2269)及翰森製藥(3692)跌逾3%。比亞迪(1211)、聯想(992)、舜宇光學(2382)、華潤啤酒(291)及周大福(1929)跌逾2%。港交所(388)、招商銀行(3968)及吉利汽車(175)跌近2%。
恒生科指跌3.1%,收報3970點,成份股全線下跌。大型科技股跑輸大市,阿里(9988)及小米(1810)跌逾4%及3%,騰訊(700)、京東(9618)及百度(9888)跌逾2%。商湯(20)及中芯國際(981)跌逾11%及9%,為跌幅最大成份股。比亞迪電子(285)跌逾5%。阿里健康(241)、平安好醫生(1833)及京東健康(6618)跌逾4%、3%及2%。蔚來(9866)及金山軟件(3888)跌逾4%。理想汽車(2015)、小鵬汽車(9868)、萬國數據(9698)、閱文集團(772)及嗶哩嗶哩(9626)跌逾3%。金蝶國際(268)跌0.3%,為跌幅最少成份股。
板塊方面,晶片、電動車、線上醫療、遊戲、餐飲、中資券商及黄金股跑輸大市,跌幅居前。IGG(799)跌逾12%,心動公司(2400)及中手游(302)跌逾4%。九毛九(9922)及海底撈(6862)跌逾4%及3%。中信証券(6030)及中金公司(3908)跌逾4%及3%。紫金礦業(2899)及招金礦業(1818)跌逾3%。
周五上証指數小幅低開,隨後震盪下行至收盤,以全日低位收市,收報3301.26點,跌2.0%。深証成指跌2.3%,科創50指數跌4.1%。滬深兩市總成交約12200億元(人民幣·下同),連續14個交易日逾萬億元,環比增加800億元。滬深股通北向交易轉淨賣出約76億元,4月以來累積淨買入20億元,3月淨買入354億元。全星期計,上証指數跌1.1%,深証成指跌3.0%。
3) 宏觀/行業訊息
外電引述消息報道,美國總統拜登計劃在數周內簽署行政命令,限制美國企業投資中國的部分關鍵領域,包括半導體、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等。知情人士稱,目前計劃在5月19日在日本廣島召開七大工業國(G7)峰會前後採取行動,由拜登簽署相關命令並正式公布。(信報)
標普全球公布,美國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初值為50.4,預期為49,3月終值為49.2。期內,服務業PMI初值為53.7,預期為51.5。(信報)
歐羅區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初值為45.5,市場預期為48。期內,歐羅區服務業PMI初值為56.6,預期為54.5。(信報)
4) 個股訊息
中興通訊(763)公布,按中國會計準則,今年首季盈利26.4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9.2%。期內,營業收入291.43億元,按年上升4.3%。(信報)
長城汽車(2333)公布,按中國會計準則,首季股東應佔淨利潤1.7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跌89.3%。期內,營業總收入290.39億元,按年減少13.6%。(信報)
中國建築國際(3311)公布,截至3月底止,首季度的經營溢利及應佔合營企業盈利合共約33.99億元,按年增長17%;首季營業額216.39億元,按年上升24.9%。截至3月底止,累計新簽合約額約472.3億元,未完合約額約3184.6億元。(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