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騙案!切勿經聲稱由本機構發出的可疑訊息中附有的超連結,提供客戶的銀行、信用卡、投資、保險及強積金帳戶或其他重要個人資料!若需有關查詢,請致電客戶服務熱線(852)2122 8800 或 電郵至cs@anuenuegroup.com

[有關勞動節休市時間安排如下] 香港市場:  5月1日(三)休市一天。互聯互通北向交易: 5月1日(三)至5月3日(五)關閉。台灣市場: 5月1日(三)休市一天。

美股最前線
 

2021-11-18 聯準會沒有負面驚喜!Nasdaq 100 有望再寫新高

 

1118 美股最前線:聯準會沒有負面驚喜!Nasdaq 100 有望再寫新高

 

美國通膨率持續居高不下,且同時美國勞動力市場亦出現強勁復甦,美國聯準會 (Fed) 11 月利率會議上順勢宣布執行縮減 QE 購債 (Taper),但 Taper 的落地估計對市場的影響微乎其微,除了因為 Taper 的縮減斜率趨平以外,聯準會在近半年來持續向市場「放風」Taper,也早已令市場多有準備,故 Taper 落地將不致對 Nasdaq 100 科技股構成任何的負面驚喜。

 

聯準會 11 月利率會議宣布即刻 Taper,自今年 11 月起每月減少 100 億美元公債購買、並減少 50 億美元 MBS 購買,預計於 2022 6 月起結束 QE,但聯準會亦同時擔保,若經濟形勢有所改變,Taper 速率也會隨之動態調整,暗示若美國經濟放緩程度過快或新冠疫情重燃,聯準會將會願意更為放緩 Taper 速度。

 

且聯準會亦在 11 月會議上再次強調,Taper 與升息之間彼此沒有關聯性,Taper 對於升息沒有任何信號上的意義,目的就是要打破 Taper 動之後,市場很快就會開始聯想升息的這種連結,故聯準會想要遞延這樣的市場預期,進一步平滑對債市、股市的負面驚喜。

 

當前美國經濟與 Nasdaq 100 科技股基本面的較大壓力,仍是來自於高通膨現況持續侵蝕毛利率,但相信高通膨現況將在 1Q22 季底放緩,因白宮政府目前正在力抗油價上漲,持續施壓 OPEC+ 增產之外,也有望進一步釋放戰備儲油以增加原油供給,同時隨著時序進入 1Q22,通膨率也將開始面臨到高基期壓力。

 

展望 Nasdaq 100 後市,由於聯準會已與市場溝通 Taper 長達半年之久,故市場早已對此有所準備,相信 Taper 將不致令 Nasdaq 100 出現大幅下挫,而當前的高通膨壓力也估計在 1Q22 季底放緩,考量到 Nasdaq 100 3Q21 財報基本面強勁,且 4Q21 財測與資本支出等前景指標亦相當積極,故看好 Nasdaq 100 科技股將無懼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正常化壓力,持續於 4Q21 內再創新高。

 

Nasdaq 100 指數走勢圖 資料來源:Bloomberg

 

總經分析:

 

.聯準會 11 月會議,並未帶來任何負面驚喜:

 

聯準會於 11 月會議上宣布維持基準利率在 0-0.25% 利率走廊不變,並宣布 Taper 即刻落地,自今年 11 月起每月減少 100 億美元公債購買、並減少 50 億美元 MBS 購買,預計於 2022 6 月起結束 QE

 

聯準會上述決議,是一反市場原先預期的:11 月宣布 Taper 時間表、12 月再落地執行,且聯準會自 12 月起每月減少 200 億美元購債,其中每月減少 150 億美元公債購買、減少 50 億美元 MBS 購買,於明年 6 月起結束 QE

 

聯準會與市場預期的更早提前落地 Taper,這並未為市場帶來負面驚喜,因這將令 Taper 的縮減購債斜率趨平,如市場原先預期自 12 月每月減少 150 億美元公債購買,但在聯準會提前 Taper 後,事實上後續每月減少之公債購買量即降至 100 億美元,有助壓低美債殖利率升勢。

 

聯準會 Taper 路徑圖 資料來源:Fed

 

另外,聯準會主席鮑爾 (Jerome Powell) 亦再次於記者會上強調,Taper 對於升息沒有任何信號上的意義,Taper Taper、升息是升息,兩者之間並未有任何連結關係。

 

上述此點對於延遲市場的升息預期至關緊要,而這也是聯準會在近月幾次會議上持續向市場打的「預防針」,聯準會的目的就是要打破 Taper 動之後,市場很快就會開始聯想升息的這種連結,故聯準會想要遞延這樣的市場預期,以進一步平滑對債市、股市的負面驚喜。

 

聯準會 Taper 的基準門檻,是總非農就業人數復甦至經濟衰退爆發之前的 75%,即符合條件,但升息確實如 Fed 所說,兩者完全不是同個標準,因升息主要考量的是菲利浦曲線 (Phillips Curve),即勞動力市場與通膨之間的負向抵換關係。

 

.別過度擔憂高通膨,預期 1Q22 可望放緩:

 

美國勞工部公布 10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率報 6.2%,增幅續寫逾 30 年新高,顯示在需求強勁與供應鏈瓶頸未解的情況下,通膨壓力仍居高不下,且通膨暫未有明確下降之趨勢,估計 4Q21 內美國企業仍將面臨高通膨困境,但 1Q22 季底有望出現放緩。

 

美國 10 CPI 表現 資料來源: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美國通膨率估計至 1Q22 季底才能見到顯著放緩,主要考量的面向有四,分別為:

 

- 塞港、

- 供應鏈緊俏、

- 油價、

- 2022 年將面對 2021 年高基期。

 

四大面向中,預計塞港與供應鏈緊俏至 1Q22 季底仍難以緩解,但是油價及高基期壓力,將有助於美國高通膨率緩步走低。

 

塞港和供應鏈緊俏可視為同一因素,因為皆是美國碼頭公會當前的罷工談判所致,故終端產品缺貨引動的漲價潮並非因為供給端缺乏,而 2022 6 月底美國西岸碼頭工會 (ILWU) 將開新一輪薪資談判,而過去航運商營運較差之時期,勞資雙方就已不容易達到共識,更遑論 20202021 年航運商獲利豐碩的情況下,相信勞方將回期待更高的加薪幅度,故使得 2022 年港口勞資談判難度更高。

 

雖然塞港和供應鏈問題仍難見到曙光,但相信在白宮政府防止油價大漲、並持續施壓 OPEC+ 增產、預計釋放戰備儲油的前景下,若 WTI 油價繼續落在每桶 85 美元水平附近,OPEC+ 即可能受迫自 2022 年一月起進一步擴大增產,因當前 OPEC+ 力抗白宮持續不願增產的理由,即是不確定油價在中期上是否能維持在 80 美元上方,OPEC+ 擔憂過早增產若需求出現反轉,即可能令油市再次出現供給過剩。

 

分析:

 

Bloomberg 截至 11 18 日數據顯示,Nasdaq 100 指數未來 12 個月期預估本益比 (Forward 12 months P/E Ratio) 落在 30.5 倍,雖然近期 Nasdaq 100 股價大幅走高,但估持續在 30 倍附近移動。

 

Nasdaq 100 科技股龍頭股包括微軟、GoogleNvidiaTesla 等權股皆在 3Q21 財報上繳出了一張亮眼成績單,且 4Q21 財測持續暢旺,也令華爾街分析師進一步上修針對 2021 年全年的每股盈餘 (EPS) 預期,故使得 Nasdaq 100 在近期股價上漲的環境中,估仍可維持在合理水準。

 

Nasdaq 100 指數未來 12 個月期預估本益比 資料來源:Bloomberg

 

美股展望:

 

雖然聯準會已邁向了貨幣政策正常化之進程,但是市場已有了 2013 年的 Taper 經驗,且聯準會也早已就本輪 Taper 向市場溝通長達半年之久,故相信市場早已完全定價 Taper 的負面驚喜,後續得注意的貨幣政策動向,已落在升息預期之上。

 

但聯準會也深諳市場思路,故聯準會主席鮑爾已多次說明,Taper 與升息兩者間並未有任何連結,Taper 對於升息沒有任何信號上的意義,聯準會希望打破市場在 Taper 落地之後,過早開始聚焦升息預期。

 

而聯準會將 Taper 與升息脫鉤也確實收到效果,據芝商所 (CME) Fed Watch Tool 最新數據顯示,多數利率期貨交易員預期聯準會至 2022 年底,估升息 2 碼或 3 碼,估升息 2 碼機率為 29.1%、估升息 3 碼機率則為 30.1%,顯示聯準會在 2022 Taper 停止後動升息,也僅會是「漸進式升息」。

 

在聯準會刻意延遲升息預期的前景下,投資人不應過早憂慮升息而減持 Nasdaq 100 多單,且即使 2022 年中旬後進入升息,利率水準也不會急升,初期的絕對利率水平依然極低,這不致對 Nasdaq 100 科技股的獲利增速,構成過度打擊。

 

同時美國高通膨率將有望於 1Q22 季底放緩,因白宮政府將力阻油價走高以及 2022 年通膨將面臨到高基期壓力,故這 2 項因子將有助於美國高通膨現況緩步走低。

 

展望 Nasdaq 100 後市,美股 3Q21 財報公布已近尾聲,雖然遭遇到高通膨侵蝕毛利率之狀況,但 Nasdaq 100 科技股每股盈餘 (EPS) 亦繳出強勁的 36.2% 年增率增長、4Q21 財測 EPS 亦繳出 30.97% 的強勁預期,而考量到 Nasdaq 100 科技股的資本支出態勢強勁,故相信 Nasdaq 100 成份股在 4Q21 獲利狀況仍是樂觀。

 

預期 Nasdaq 100 成份股如微軟 (MSFT)Google (GOOGL)Nvidia (NVDA)Tesla (TSLA) 等,營收與獲利將有望於 4Q21 再次擊垮市場預期,持續看好 Nasdaq 100 科技股將無懼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正常化壓力,並於 4Q21 內再創新高。

 

 

 

免責聲明:

 

投資者不應該僅依靠本投資教育資料來做出投資決策。您必須得到出售產品的理財專員確認該產品適合您,並解釋其與您的投資目標是否一致,否則您不應投資。

 

本投資教育刊載資料只屬一般簡介,並不能作為專業法律、投資或其他意見或行事依據,亦不應被理解為買進、賣出或投資任何產品之建議、邀請、廣告、或引導。

 

刊載資料均來自專業分析機構,發行商或其他權威機構。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證有關資料準確或完整,客戶不應根據本投資教育或當中資料作出任何決定。本公司對本報告內資料所引致之任何損失或虧損概不負任何責任。假如你對本風險披露聲明的內容有不明白或對投資產品未有足認識,請與本公司詢並詳盡了解。如要做任何投資,亦應尋求獨立的專業意見。

 

投資涉及多種風險,包括市場、匯率、波動性、流動性、信貸/對手方、評級下降、監管及政治等。投資產品價格可升可跌,並可能非常波動,會變作毫無價,甚至被要求存入額外的保證金,而蒙受損失。投資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細閱各投資產品之銷售文件所載的條款及條件,瞭解該產品的風險、特性及限制等是否適合其個人的財務狀況、投資目標及可承受之風險。

 

本報告內的資料為本公司版權所有。在沒有本公司事前書面許可下,不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複製本文件。